免费注册

【「音响论坛」刘总编观点说】音响空间常识100问 之八

作者:刘汉盛 阅读数:1828 发布日期:2020-05-09

摘 要:2016年,普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所出版的专书名称为「音响空间」,这是一本可以让音响迷聆听空间「起死回生」的书,也是让音响迷重新燃起建构一间理想聆听空间热忱的书。

1584849175134310.jpg


71问:四分之一波长理论用来处理低频峰值,能否用来处理中频段、高频段的吸收?


答:可以,任何频段的吸收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波长理论来计算,例如想吸收4,000Hz,先求得它的波长是8.5公分,再把8.5公分除以4,得到2.1公分,您只要用2.1公分厚度的吸音棉就可以吸收4,000Hz。通常市面上卖的厚度大概会是1英吋厚,也就是2.54公分。假若您想吸收500Hz过多的量,大约需要17公分(约7英吋)厚的吸音棉。依照简单的算数,您就可以知道自己聆听空间中到底要用哪些厚度的吸音棉。再度提醒您,吸音棉的厚度决定了能够吸收的频率,吸音棉的密度与体积大小决定了所能吸收该频率的量。到底要用哪种密度的吸音棉?要用多大的体积?那就要尝试了。不过这也不难,您可以一块一块加上去。


72问:即使可以运用四分之一波长理论来吸收低频峰值,但吸音棉未免也太巨大了,光是吸收100Hz就需要86公分厚的吸音棉,如果要吸收50Hz,那还得了?有没有更实用的方式来解决低频峰值的困扰呢?


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推广喇叭摆位与挑选聆听位置的观念,这就是解决低频峰值最好的方法。假若您曾经以频谱测试仪器(现在只要有麦克风与计算机软件就可以做了)量测过聆听空间,就会发现当您改变喇叭摆放的位置、或改变聆听位置(也就是放麦克风的地方)时,所测得的频率响应曲线就会随之改变。这代表什么?代表聆听空间中存在着复杂的直接音与反射音的相互干扰,这些干扰包括声波相位完全相同而重迭增加音量者(也就是波峰),也有声波相位完全相反而抵销音量者(也就是波谷),还有重迭或抵销程度不大者。所以,当您把喇叭摆在不同的地方、麦克风摆在不同的地方时,所测得的频率响应曲线就会不同。喇叭摆位与挑选聆听位置就是要找出空间中频率响应曲线「相对平坦」之处,只要找到频率响应曲线相对平坦之处,就可以相当程度避开恼人的低频峰值。


73问:为何改变喇叭摆放位置与聆听位置,就能够找到频率响应曲线「相对平坦」之处呢?


答:前面已经说过,只要是矩形聆听空间,就一定会因为长宽高的尺寸而产生不同的共振频率,我们称为Room Mode。如果喇叭没发出声波,Room Mode当然不会被激发,Room Mode其实是喇叭发声所激发出来的。所以,如果我们改变喇叭的位置,就等于改变了发声体与聆听空间长宽高的相对位置,此时不同的喇叭摆位会激发出所有的Room Mode共振频率中的某几个比较强,某几个比较弱,而不是所有的共振频率都被激发出一样的强度。

    

而当我们改变聆听位置时,耳朵所听到的这些Room Mode共振频率也会有不同的强度。举例来说,假若我们把喇叭摆放在A位置时,60Hz的共振特别强、90Hz的共振特别弱;把喇叭换在B位置时,可能变成90Hz的共振特别强,120Hz的共振特别弱。当我们选择把喇叭放在B位置时,我们的听感就好像避开了120Hz的共振峰值。喇叭摆位如此,改变聆听位置也是如此。而当我们同时改变喇叭摆放的位置与聆听位置时,就可以找出听起来共振频率最少的点,这也是我们的耳朵觉得频率响应曲线「相对平坦」之处。


74问:这么说来,喇叭摆位与挑选聆听位置只不过是「避开」那些低频峰值,并不是把低频峰值「解决掉」?


答:没错!要解决那些低频峰值不是没有方法,而是付出的代价太高。录音室为了要获得最佳的鉴听效果,所以必须要求把空间内的频率响应曲线弄平直,也因此才有上述那些低频陷阱的解决方法。音响迷的聆听空间对频率响应曲线平直的要求没有必要那么高,何况也不是经常一堆人聚在一起听音乐,我们只要把「皇帝位」选在频率响应曲线相对平直的地方就可以了。


75问:天花板有什么吸音材料可以使用呢?


答:任何吸音材料都要先了解其所吸收的有效频域,还有吸音系数,这样才能针对想要吸收的频域做处理,绝对不能胡乱使用。市面上销售的吸音建材或专为音响空间使用的吸音材料非常多,只要上网稍微搜寻即可找到数据。本书也罗列许多,您可以参考使用。


1589035779125037.jpg


76问:一个聆听空间完成之后,要用什么科学方法来量测验证结果呢?


答:聆听空间有三样表现是必须测试的,第一项是频率响应曲线(Frequency Response Curve),第二项是残响时间(RT60),第三项是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

 

量测方式很简单,拜计算机软件开发迅速之赐,现在只要花个一万多台币,买一套测试工具(包括一片各类测试讯号CD、一片软件、一支校正过的USB麦克风)。就可以做到很多的测试项目,包括前述三项。先把软件输入到计算机里,C把测试讯号CD放入CD唱盘,把USB麦克风以脚架架起,放在聆听位置,再以USB线跟计算机连接,这样就可以测试了。


77问:到底要如何解读频率响应曲线?


答:频率响应曲线要呈现的是「输入的正弦波讯号」与「输出的正弦波讯号」比较的曲线。例如音响器材的测试规格中一定会有频率响应曲线一项,通常的标示方式是20Hz-20kHz+/- 3dB。到底这正、负3dB代表什么实质意义?当您在看频率响应曲线时,3dB代表的是2倍。也就是说,原本「输入的正弦波讯号」看起来应该是一直线(20Hz-20kHz),但是经过音响器材内部或聆听空间的放大之后,我们用麦克风所接收到的一直线变成了「曲线」,这曲线其实就是失真。不过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失真的音响器材或聆听空间,所以工业规范中会给予一定的失真容许度,这个容许度如果是喇叭,一般给予正负3dB的容许度;如果是扩大机,可能容许度可以缩小到正负1dB甚至正负0.5dB。至于聆听空间,一般都跟随喇叭的容许度,以正负3dB来评估。只要达到正负3dB之内,就可视为「一直线」。

 

一个聆听空间,由于空间中固有的共振、驻波、反射、正相相互增强、反相相互抵销等等因素,不可能得到一直线的频率响应曲线,连正负3dB(20Hz-20kHz)的曲线都不可能获得。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如果能够在乐器人声出现频率最频繁的频域中(以我的经验,160Hz-2,560Hz这段频域最重要)能够尽量达到正负3dB的表现,那就已经是非常棒了。至于低于160Hz的频域,因为聆听空间固有的共振与驻波影响,很难获得正负3dB以内的频率响应曲线。除非是专业录音室,否则一般音响迷的聆听空间也不需要特别花大钱去处理,以求得平直的频率响应曲线。音响迷可以用喇叭摆位与挑选聆听位置来「避开」低频段的共振、驻波等。


78问:如果真的能够获得尽量平直的频率响应曲线,就代表声音一定好听吗?


答:不!影响声音好听与否的因素很多,频率响应曲线尽量平直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残响时间适当与否、声波的扩散与吸收是否均匀、器材的搭配、线材的搭配、喇叭摆位、聆听位置挑选、细微的调声等等都会影响声音表现的好坏。可以这么说,频率响应尽量平直是好声的条件之一,如果频率响应曲线扭曲得太厉害,不可能获得好声。


79问:到底要如何解读残响时间?


答:前面说过,残响时间RT60的定义是一个猝发音发出之后,从最强的音量衰减到-60dB(百万分之一)之间所需要的时间。残响事实上就是空间内所有反射音的总和,如果残响时间太长,意谓着残响的量多过直接音,也就是反射音的量多过直接音,此时声音听起来会显得反应迟缓。此外,我们要知道,让我们的听觉能够判断声音的位置与方向的是直接音,而不是所有反射音汇集之后的残响。所以,想要获得清楚的乐器、人声定位感,残响时间不能太长,直接音的比例要高于残响才能获得清晰的定位感。至于到底要多长的残响时间才恰当?每个聆听空间因为大小容积不同,所需要的残响时间也不尽相同,通常聆听二声道音乐时,中心频率500Hz(或1,000Hz)大约有0.5秒的RT60残响时间是比较适当的。如果是家庭电影院,残响时间还要稍微缩短些,也就是吸音还要比聆听二声道音乐重些,大约0.3-0.4秒会比较适当。


80问:既然残响时间是反射音的总和,我们只要降低反射音的量,不就可以缩短残响时间吗?


答:在密闭空间中,残响时间的长短与容积大小有关,也跟反射音多寡有关。如果能够在重点位置布置吸音材料,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反射音的量。通常我们会把反射音区分为「第一次反射音」(或称为「早期反射音」),以及「晚期反射音」。擒贼先擒王,想要有效降低反射音的量,当然是先把第一次(早期)反射音的量适当吸收,如此一来再往后的晚期反射音当然就不会那么多了。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