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音响」刘总编观点说】音响绵羊讲堂82 :Sound Stage与Sound Field

作者:刘汉盛 阅读数:233 发布日期:2025-03-27

摘 要:重点是,聆听空间就是一个大发声体,音箱借由聆听空间的六个边界反射声波,让音乐充满整个空间。

IMG_9213.JPG


Sound Stage我在「音响绵羊讲堂」中已经讲过,而Sound Field则是我认为不必讲的,因为大部分听音乐、听音响的人每天在听的都是Sound Field,只有少部分人能够真正享受到Sound Stage的奥妙。不过,那天一场演讲之后,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来厘清Sound Field,因为我发现许多人还是将Sound Stage与Sound Field弄混了。


什么是Sound Field?这是有音响系统以来,每个人每天都能够享受的听法,不管你是用一支蓝牙音箱、二支立体音箱、多支环绕音箱,音乐充满聆听空间各角落,你随意走在哪里,坐在哪里、躺在哪里都可以听到音乐。重点是,聆听空间就是一个大发声体,音箱借由聆听空间的六个边界反射声波,让音乐充满整个空间。


这就好像我们在音乐厅中听音乐,我们坐的位置不会是皇帝位,可能是二楼、可能是三楼、可能是左侧、可能是右册、可能是中间。舞台上的管弦乐团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单声道音箱,借着音乐厅优异的声学设计,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宛若从整个音乐厅发声般。音乐声波包围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感受到活生生的现场感Living Presence,也就是目前流行的新名词Spatial Audio,或Dolby Atmos。


在Sound Field状态下听音乐,不会有什么「突出」的定位感、层次感、深度感、实体感、乐器人声的凝聚形体感等等「音响二十要」中所追求的要素,顶多就是「模糊」的定位感、层次感、深度感等。或许你要说我躺着听也可以听到很好的定位感、层次感、深度感等啊,那是你自己的「自我感觉良好」而已,因为你还没有听过真正杰出的Sound Stage音响效果表现,脑中还没有形成对Sound Stage的评价标准。


IMG_9214.JPG


真正杰出的Sound Stage表现是有条件限制的,它必须有一个慎选的皇帝位,与一个慎选的音箱位置。音箱的位置最好离后墙2公尺以上3公尺以内,让音箱发出往前的声波与从后墙反射回来的声波二者之间产生足够的时间差,如此才能营造出清晰深度感。而皇帝位(聆听者的耳朵)不能距离音箱(各别音箱)太远,最短2公尺,最长4公尺左右最佳。耳朵距离音箱越近,直接音影响听感越大;耳朵距离音箱越远,空间反射音影响听感越大。直接音影响听感越大,Sound Stage就越容易成形;反射音影响听感越大,Sound Field就自然形成。


除了上述条件之外,想要获得良好的Sound Stage,还必须想办法将200Hz以下的频域弄得「比较」平直些,这个频域以下的低频、中低频峰值都会将低频域乐器的位置往前挤, 让原本应该定位在后方的鼓声、低频域乐器等错了位,还破坏了层次感、减损深度感。此外,250-500Hz处的中频也不能太凹陷,否则就会造成Sound Stage内凹、产生音场深远的假象。


接下来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二音箱的向内Toe In角度调整。想要获得「清晰实体」的定位感,二支音箱必须适当向内投射,产生清晰的聚焦,如此才能获得最好的定位感。有些音箱厂商宣称他们的音箱不需要向内Toe In,有些音响迷也认为二音箱平行不Toe In就能拥有很好的定位感。我还是必须说那句话:「那是你们的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你们还没有听过真正好的定位感。


至于有些人很讲究人声、乐器的发声点高度,其实这是受到音箱高度、聆听座位高度、耳朵与「中音单体」高度相对位置的影响。流行音乐录音时,几乎都是分轨多次录音再混音,麦克风近距离拾取各乐器声波,哪来什么乐器位置的高低?二声道录音时录音师也没有哪项技术可以将乐器、人声高度定位在某个高度,除非是Dolby Atmos。


IMG_9215.JPG


而古典音乐录音时,如果是极少支麦克风录音(一支、二支或三支),管弦乐团或室内乐团、独奏者的相关位置是自然生成的,没有刻意操弄乐器、人声高度。如果是多支麦克风录音再混音,情况就跟流行音乐录音一样,哪会有刻意安排的乐器、人声高度出现?


所以,假若你的音箱无法大距离拉离后墙,无法维持音箱与聆听者的一定距离,无法坐在皇帝位上听音乐,请追求Sound Field表现就好。Sound Field讲究的是高、中、低频段的平衡,追求音乐的平衡性,让聆听空间成为整个发声体,营造出如音乐厅听音乐的感受,这种聆乐经验也很美好。此时,你要大声听音乐、小声听音乐、躺着听、坐在侧面听都可以。


如果你条件够,可以追求Sound Stage的音效,此时你会化身鉴听室中的录音师,沉浸在层次、深度、定位、细微的细节等等「音响二十要」所追求的听感。为此,音箱与聆听空间所形成的频率响应曲线要求将更严格,聆听空间残响时间的结构也更重要,还需要维持一定大声的音量,如此才能享受到真正的Sound Stage奥妙。


Sound FieldSound Stage的听法没有对错,而是你想当个音乐会听众、或录音师鉴听的选择。在一个条件良好的聆听空间中独自听音乐,你可以追求Sound Stage;在音响展几十人挤在一起、站着坐着听音乐时,你当然是追求Sound Field。如果说此时还要追求层次深度定位感等,那只能说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