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不愧是旗舰下放的技术:Dali Epikore 3 书架音箱

作者:林治宇 图:蔡维峻 阅读数:117 发布日期:2025-07-20

摘 要:还记得两年前去极品试听 Dali 旗舰音箱 Kore,那次是搭配 Burmester 系统,声音非常出色,不仅表现十分全面,而且音色讨喜、耐听,又兼具优异质感,让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showimage (18).jpg


还记得两年前去极品试听 Dali 旗舰音箱 Kore,那次是搭配 Burmester 系统,声音非常出色,不仅表现十分全面,而且音色讨喜、耐听,又兼具优异质感,让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那之后又有几次在音响展听到 Kore,藉由不同的搭配,Kore 展现不同的风貌,依旧令人惊艳。后续 Dali 开始把 Kore 的技术下放,陆续推出高阶的 Rubikore 系列和旗舰 Epikore 系列,让消费者可以用相对合宜的价格享受到 Dali 多年累积的顶尖技术。


showimage (17).jpg 


配备旗舰等级混合式高音

目前 Epikore 系列编成已然完整,共有四个型号,包括Epikore 11、Epikore 9、Epikore 7 和 Epikore 3,前三个都是落地音箱,只有本次主角 Epikore 3 是书架音箱。

Epikore 3 虽然只是书架音箱,但仍配备了 Dali 著名的 Hybrid Tweeter 混合式高音单元。Epikore 3 所搭载的是最初专为 Kore 开发的 EVO-K 混合式高音单元,它是由一个面积为 10 × 55 mm 的丝带高音,和一颗 35 mm 软半球高音组合而成。丝带高音的延伸良好,让 Epikore 3 的高频延伸轻松上看 34kHz,另一个半球高音则运用了较大的口径,藉此增加往下的延伸,使得和中低音单元的分频点得以设在较低的 2.8kHz,并且可以用上尺寸较大的 7 吋中低音。

由于每个单元负责的频段都比较窄,工作负担较轻,而且各自在最线性的部分工作,有助于降低失真,音质自然会更好。除此之外,半球高音背后配备了一个带有散热鳍片的子弹形后壳,功能是吸收和消散振膜后方的声波辐射,减少对振膜的影响。散热鳍片也有助于散热,可大幅减少功率压缩。


showimage (19).jpg


独家 SMC Gen-2 磁铁技术

接着看到 7 吋中低音单元,它最大的特色便是磁铁系统部分采用采用了独家专利的 SMC Gen-2 技术,该技术同样衍生自 Kore。

SMC 是 Soft Magnetic Compound 的缩写,意思是软质的磁性化合物。SMC 和一般含铁的导磁物一样具有高导磁性,但它在磁滞状态下的磁通耗损更低,而且不易发热,失真因此更低。SMC 是颗粒状物质,可铸模加工成想要的形状,Dali 就用 SMC 制成单元里的极片,取代传统含铁的金属极片,效能更好,失真也更低。Dali 很早就开始发展 SMC,目前已是 Gen-2 第二代技术,Kore 用的就是第二代,现在下放至 Epikore 系列,让 Epikore 3 也受益。

单元振膜采用了 Clarity Cone 技术,振膜材质是 Dali 最擅长的木质纤维纸盆,完全由 Dali 自行设计,自行生产,表面还压印了立体纹路,有助于强化刚性,并提升阻尼,以有效降低共振,提供干净准确的声音。


showimage (20).jpg


音箱作工精致细腻

Epikore 3 的音箱作工极为精致细腻,箱体是非常漂亮的曲面设计,完美无瑕的钢琴烤漆质量衬托出应有的身价。颜色方面,目前有红木、胡桃木、黑色三种,表面都是钢琴烤漆处理,此外今年慕尼黑音响展还展出了白色钢烤的 Epikore,不久后应该就会上市。

Epikore 3 的低音反射孔也相当特别,设计成斜的,让低频气流向后上方导引,而不是往背后直接喷出,有助于低频更融入空间之中。此外,反射孔边缘设计成连续的音箱形开口,则可减少气流出入时的湍流噪声。值得一提的还有音箱接线座,是 Dali 为 Epikore 系列专门订制,以整颗黄铜切削而成,质量非常精细,而且体积特别大,用 Y 插的话,轻轻松松就可以锁紧。音箱跳线也已备齐,是用线材制作,而不是铜棒或跳片,让人看了就放心,而且一端是香蕉插,另一端是 Y 插,方便搭配不同的音箱线。

showimage (21).jpg


专属音箱架不可少

书架音箱的音箱架也是影响声音因素之一,为了让精心设计的 Epikore 3 性能获得完整发挥,并保持外观的一体性,原厂也备置了专属音箱架供用家添购。

Epikore 3 专属音箱架采用全金属制作,结合铸造、铝挤和机械加工的铝合金,外覆质感细腻的雾面黑色喷漆,营造出时尚又典雅的美感,是 Epikore 3 的最完美搭配。专属音箱架和 Epikore 3 可透过 3 根随附的螺丝锁在一起,较不容易撞倒或晃倒,拥有美观的同时也确保安全,不怕台湾时不时降临的地震。

此外,音箱架立柱内可以灌沙,藉此抑制振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立柱内也留有音箱线管道,便于隐藏音箱线。更方便的是,Epikore 3 专属音箱架在出厂时便已组装完成,连四个脚钉都已装上,直接从包装箱取出即可使用。每支音箱架附有 4 个锥垫,避免脚钉刮坏地板,值得一提的是,锥垫还带有磁性,会吸附着脚钉,搬动音箱架时格外方便。从这些设计的细微处,更可以体会到 Dali 的用心和贴心。


showimage (22).jpg


清楚反应前端

showimage (23).jpg

试听过程在 U-Audio 聆听室进行,搭配的器材包括 Cyrus 40 ST 串流播放器、EAR 868 真空管前级、华克 Ray Audio KT150 真空管后级、Intel NUC 小计算机 Roon Core,试听时以 Roon 播放。

和过去听 Dali 的经验一样,音箱大概摆一下就蛮好听的,但这并不代表 Epikore 3 随便摆的声音都差不多,其实它很灵敏,摆位稍微调动一下,就可以听到声音的变化,好好摆位,会得到更加清晰准确的音场,所以我很仔细地摆好,务求听到 Epikore 3 最好的一面。

Epikore 3 的灵敏也反应在对音质的表现上。一开始我在 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 综合扩大机(它可以当后级)和 Ray Audio KT150 真空管后级之间做抉择,LAV-60 MKII 听起来音色滑顺、绵密、水润、华丽,声音颇舒适,兼具不错的质感,KT150 的质地纹理则更加清晰,细节丰富,更有写实的味道。例如 Trevor Pinnock 指挥 The English Concert 演奏的巴哈布兰登堡协奏曲,用 KT150 播放,弓弦摩擦的质地更为鲜明,大键琴清脆缤纷,高频的光泽感非常好,听起来既贵气又不失真实,看来 Epikore 3 很能呈现前端传来的讯息,因此决定用 KT150 来搭配试听。


优异的音场 3D 感

showimage (24).jpg

接着播放 Bill Evans 的「Sunday at the Village Vanguard」专辑,是 Evans 和贝斯手及鼓手于 1961 年在 Village Vanguard 俱乐部的现场录音,透过 Epikore 3 我听到了极为优异的音像立体感和音场 3D 感,可能是我听这张专辑最好的一次。我猜想,原因除了 Epikore 3 本身的表现出色之外,由于前后级都是管机,而音像和音场是管机最擅长的项目之一,Epikore 3 把前端的特质彻底发挥出来,因此让我听到了非常具象的声音,真的很有现场感。除此之外,低频的质也很棒,Double Bass 拨奏的颗粒很有弹性,量足又不拖,拨的质感又干净、清楚,让音乐更为轻快愉悦。

音乐像是说故事

showimage (25).jpg




又如 2017 年高雄音响展纪念 CD,当中收录 Steinway & Sons 唱片公司的精选作品,我挑了几首已听过无数次的钢琴独奏来听,透过 Epikore 3 听到的音场深度非常好,也可能是我听过最好的一次。我觉得钢琴独奏要听到很清楚的音场深度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就只有一件乐器,没别的乐器来呈现相对位置,但这次我感受到钢琴形体是有纵深的,舞台空间感也是有纵深的,仍是那句老话:听起来很有现场感。此外钢琴的音色既美又真实,不论是延音、触键强弱变化,还是踏瓣运用,各种弹奏技法都精准呈现,让弹琴像是说故事一样,很有情境感。

我还听了慕特领衔的莫札特钢琴三重奏 C 大调作品 K. 548,每件乐器的声音不仅清晰,水分也很饱和,共鸣丰富,音色拟真又不失甜美。低频的比例很恰当,让轻巧与重量平衡,下潜又很自然。每件乐器的声音都有很适当的尾音,所以绝不干涩,而这也是丰富细节的呈现。简单地讲,Epikore 3 具有优异的呈现质感的能力,足以满足任何一个对古典音乐音色有挑剔味口的人。


各方面都维持很好的平衡

showimage (26).jpg

接着播放三大吉他之神 — Al Di Meola、John Mclaughlin、Paco De Lucia 的「 Passion, Grace & Fire」专辑,可以感受到 Epikore 3 声音的速度感、重量感、力度、厚度和清晰度…等,各方面都维持很好的平衡,所以听快的音乐不会像在赶路。不同吉他的音色,都清晰分明,弹不同音域的声音时,颗粒的大小也有很清楚的区别,变化是很鲜明的,再次说明了 Epikore 3 相当灵敏。

流行音乐又如何呢?以 Everything But the Girl 的「Amplifier Heart」专辑为例,可以感受到 Epikore 3 在书架音箱中的音场和音像是比较大的,因此满足感也大。低频充实,量感佳,电贝斯应有的规模感出得来,而且还不小,是比较讨喜的设定,不过整个听感上仍是清爽、轻盈、干净、明快的。


showimage (27).jpg




接着播放李宗盛的「理性与感性作品音乐会」,同样的,我又感受到绝佳的临场感了,人声在音场中有一个很具象的形体,超浮凸,没错,是「超」浮凸,大鼓踩踏的形体也是。李宗盛歌声的音色特质毫无遗漏的展现,小声听细节鲜明,大声听具有爆发力,强弱对比很精彩,可静可动,音乐更显激昂。Epikore 3 虽然只是书架音箱,大鼓的规模表现相当好,颗粒轮廓清楚,速度与力道很恰当,尾巴长度也恰当,重点是够沉,可完整呈现大鼓的音色,一般书架音箱恐怕不容易做到。

最后来试试称为「黑教堂」的发烧片「Cantate Domino」吧!当中第一轨是管风琴 + 管乐合奏 + 合唱团,藉由 Epikore 3 的播出,规模够庞大,一点都不像小音箱发出的声音,开头的管风琴,低音和高音齐出时音域颇为平衡,显得一派轻松,让音场有很好的开放感,上下的延伸也十分理想。音场上半部没有局限,高度很好,合唱团出来时,也能清楚呈现出在教堂录音的深远感,空间深邃而开阔,残响悠扬,让我有荡气回肠之感。


showimage (28).jpg


充分满足爱乐者的聆听需求

不愧出自丹麦大厂 Dali 的最高技术,Epikore 3 在有限的体积限制下,呈现出比许多落地音箱还要完整的全面性,而且播放各种音乐都有十足的感染力,可满足资深爱乐者的聆听需求。对于发烧友而言,Epikore 3 也是审视器材良莠或是考验其性能的好帮手,你做的些微调整它都能清楚反应,用什么器材就得到什么样的声音,所以想轻松听或严肃听都没问题。除此之外,Epikore 3 的外观够美,作工够细,质感够精,奢华度也够,放在家里还能妆点居家氛围,老婆看了都会想买。





器材规格

Dali Epikore 3
型式:3 单元 3 音路低音反射式书架音箱
单元:10 × 55 mm 平面振膜超高音 × 1,35mm 软半球高音 × 1,7 吋中低音 × 1
频率响应:42Hz – 34kHz
效率:85dB
平均阻抗:6 欧姆
建议扩大机功率:40–250 瓦
最大音压:108dB
分频点:2,800 / 12,500 Hz
尺寸:470 × 250 × 420 mm(H×W×D)
专用音箱架尺寸:580 × 380 × 400 mm(H×W×D)
重量:22 kg(音箱架 11.5 公斤)
售价:495,000 元(音箱架 66,000 元)
进口总代理:极品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57号2F-1
电话:+886-2-2792-9778
网址: 
www.topaudio.tw
脸书粉丝专页: www.facebook.com/topaudi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