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适合客厅的落地音箱终于诞生!DALI 达尼 RUBIKORE 8

作者:林哲宏 阅读数:55 发布日期:2025-05-06

摘 要:笔者可以很自信地说:当我搬家组建新的客厅视听系统时,RUBIKORE 8将会是我毫不犹豫的第一选择。


发烧友交流群组中时常看到一个现象:刚入门音响系统的朋友在买入音箱后,总觉得声音不如在音响店中的那么理想,发出在家中的音响配置图之后就会有许多前辈们热切的提出不少摆位、空间调整或是使用DSP等等的建议,展现出音响圈温暖亲和的一面,但这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这些音箱真的适合现代的客厅空间吗?」由于房价逐渐高涨户型被迫缩小的现代住宅,装潢的设计目标逐渐偏向让空间看起来更「大」一点,强调开放感与动线流畅,并透过落地窗引入自然采光、将厨房设计成开放式创造家人互动的空间等等,让生活空间变得更加舒适宽敞。但这样的设计却为追求Hi End的发烧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型落地音箱往往需要远离墙面、向内Toe-in,甚至在空间中占据大量面积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再加上现代客厅经常采用落地玻璃、大理石等反射性强的材质,这些设计元素虽然形塑出简约而高雅的生活质感,却往往让声学处理变得更加棘手。难道在广大的音响市场中,真的没有能兼顾空间设计与声音的选择吗?


深耕家居音响多年的DALI对笔者的悬问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打从创立之初DALI的设计理念就是最符合居家设计的音箱,从畅销多年、家喻户晓的「皇太子」系列便可见其受欢迎程度,而在2022年,DALI首次推出超旗舰等级音箱KORE,不仅展现出DALI对更高阶市场进军的野心,同时也宣示他们的声学技术有着重大的突破。在今年的TAA音响展中,我与DALI亚太区销售经理Raj TB的专访中他便表示:「KORE project带来的技术突破,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如何将这些创新应用到更多产品线中,使更多音乐爱好者能够享受到接近旗舰级的聆听体验。」


 ▲Raj TBRUBIKORE系列的声音与CP值赞不绝口!


甫在2024年推出的RUBIKORE系列,正是DALI将旗舰技术逐步下放策略的完美体现,更于开发过程中着重于解决现代家居中的实际需求。Raj TB进一步跟我解释道:「RUBIKORE系列的开发目标很明确,我们希望能在保有DALI一贯高水准音质的同时,创造出一个更容易融入现代生活的产品线,而RUBIKORE系列就是我们的答案!它不只性能卓越,更在各个层面都充分考虑到与使用者生活型态的结合,还具有极高的CP值!」而坐镇RUBIKORE系列的老大哥,最大型的落地音箱RUBIKORE 8,正是笔者认为备齐了让音响与生活美学达成理想平衡的三大特质:「好看」、「好摆位」、「好驱动」,让它成为迄今我认为,最适合客厅的落地音箱。


丹麦魂的极致展现


笔者必须承认,我是不折不扣的外貌协会,挑选器材的第一步总是将外观摆在首位,但我觉得这并不是错误的想法,毕竟音箱同时也身兼家具一职,如果音箱与装潢风格扞格不入,那在聆听音乐时的视觉享受便少了几分,不会觉得有点可惜吗?好看且兼具音质的箱体向来是DALI打造音箱时的重点之一,甚至为了打造完美的曲线而重金投资丹麦经典家具品牌Hudevad Furniture,而RUBIKORE系列虽然在DALI产品线中位居三位,仍应用上了相当精湛的箱体工艺。不仅从国产木材选用、设计到组装全部由丹麦手工制造,更别为它看似方正的外表所欺骗了,其实RUBIKORE 8的面板与背板都是圆滑的曲面!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好看、能降低棱角在室内空间的侵略性而已,更重要的是曲面设计可以减少单元声波于面板反射造成的相互干扰。而最让我激赏的设计莫过RUBIKORE 8的网罩了!首先它采取了织布的材质,近一步的柔化音箱在空间中的存在感,其配色更是别出心裁!RUBIKORE 8共有四种颜色:亮面黑配搭暗黑色网罩、亮面栗木配搭暗黑色网罩、胡桃木色配搭烟棕色网罩,以及亮面白配搭山雾灰网罩,这样的配色无论家里走北欧简约风、英伦工业风、古典风甚至乡村风,都有适合的颜色可供搭配。RUBIKORE 8从选材、设计、组装到颜色搭配,种种细节都不放过的精神,我想这就是丹麦人打造家具的灵魂最极致的表现。


▲RUBIKORE 8的四种配色,木质箱体搭配织布网罩非常的速配,适合各式家居风格。


▲RUBIKORE 系列的DALI铭牌采取KORE世代的镶入式设计,比起单纯的贴标更显精致


独到的声学设计理念关于音箱该不该Toe-in的理论可谓众说纷纭百家争鸣,而DALI正是铁打的「不Toe-in派」,这点从它们的说明书上就可窥知,他们「强烈建议」音箱平行摆放,笔者相信这一点不仅是视觉、动线考量,更是表达出他们音箱设计上的声学理想:「扩散性」。当然,DALI不会不知道高音单元有离轴衰减这件事,正因此他们开发出经典的软半球单元搭配平面振膜单元的「复合式高音」,结合点音源的「精准」和线音源的「高水平扩散性」二者的优点来实现聆听空间各处都能享有精确的音像,这项设计长年以来都成为DALI中高阶产品线的正字标记。而在KORE计划诞生的新世代「EVO-K」复合式高音,创新的技术也启发了RUBIKORE的设计团队,在RUBIKORE全系列的音箱上都援引了全新设计,并将直径达29mm的软半球高音重新设计升级,效仿KORE的软半球高音移除了常用于冷却的磁液,此举延伸了高音单元的工作频段,也同时让单元发声更为自然开阔。


▲RUBIKORE系列的复合式高音分解图,DALI特别为RUBIKORE设计新的障板,更加发挥单元的扩散性。


直径达29mm的软半球高音也是重新设计,移除冷却用的磁液以延伸工作频段


而中低音的设计也同样布满了巧思:单元方面取材自旗舰KORE的技术,不仅采用了第二代DALI专利的软磁复合材料(SMC),配合双磁铁驱动系统设计,更大幅降低了失真与损耗,而采用「Clarity Cone™ Technology」的木质纸质纤维混合技术则让振膜获得轻巧与刚性的完美平衡,让声音在保有活力的同时又能维持自然的音色特性。低音反射孔方面同样承袭自KORE旗舰的Continuous Flare低音反射式设计,不只能在近墙摆位时依然维持精准的低频控制力,更能有效消除导管共振与噪声。此外,33Hz的低音反射调谐频率确保了深沉有力的低频延伸,即使在开放式空间中也能展现令人赞叹的低频量感。在原厂说明书中,RUBIKORE 8的建议离墙距离为「大于25公分即可」,这代表只要将音箱直接放置在电视柜前方就已经有足够的离墙距离了!大幅度的减少音箱存在对居家动线上的影响,当然如果使用者的空间相当有余裕,也可以将其拉离背墙至多180公分。RUBIKORE 8这种「丰俭由人」的摆位设计,在长边放置电视的横式客厅蔚为主流的居家空间设计上占尽了主场优势,再加上混合式高音实现出全空间皆是皇帝为的聆听环境,在居家同乐的功能上可谓立于不败之地。


▲RUBIKORE系列6.5寸中低音分解图,结合了KORE世代最新的三项技术:双磁铁驱动、第二代SMC材料与木质纸质纤维混合技术。


▲RUBIKORE系列6.5寸中低音剖面图。 


不需功率猛兽也能虎虎生风


虽然就分类而言RUBIKORE 8属于中型的落地音箱,但驱动他的条件其实相当容易,90.5dB的高灵敏度搭配4欧姆的阻抗,意味着不需要仰赖大功率扩大机就能将它推得服服贴贴!只要在40-250瓦的建议功率范围内,都能轻松让RUBIKORE 8呈现完整的动态范围与细节。而让它能有如此高灵敏度的原因来自于它的分音器设计,采用发烧级低损耗电感与精选的Mundorf电容,不只降低了直流电阻,更缩短了讯号路径。此外,就DALI官网描述RUBIKORE 82.5+0.5+0.5音路的音箱,这样的写法虽然让人眼花撩乱,却也代表了DALI分音设计的巧思:一般来说的0.5音路,就是其中一颗单元不经过高或低通滤波,以单元自然地滚降来衔接其他单元的频率响应,在RUBIKORE 8上,可以见到一组复合式高音与三颗相同的6.5吋的纸质振膜单元,以一般音箱设计思维来看,复合式高音加两颗6.5吋中低音单元就是一套2.5音路的音箱(中音单元不施加高通滤波),而后面加上的两个0.5音路则分别代表复合式高音的软半球未施加低通滤波与第二颗6.5吋中低音单元不施加高通滤波,这样的设计虽然想法复杂,但相对来说分音器的设计线路可以更加简洁、能让单元的运作更为自然,最终实现出相当高的灵敏度。


▲RUBIKORE 8以简驭繁的分音器设计,巧妙地让三颗中低音单元各司其职,而其背后正对着反射孔,能迅速的将背波能量导出减少箱体多余的共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高音采用独立的腔体设计,近一步的减少箱体振动对单元运作的影响。


超广角的投影范围


对于音响发烧友来说,说明书的指示通常都只当作「参考」,笔者也不例外,还是喜欢依自己的习惯调整摆位,而Toe-in则是我固有的习惯,我便依本刊历来摆位落地音箱的方式先行试听RUBIKORE 8,结果其实「还算可以」,但总会意识到最佳聆听位置在我的后方,这种感觉显然还不适合评测这对音箱。我首先改变的是离墙距离,本刊视听室的固有摆位遵守1/3原则,音箱离墙接近两公尺,稍有不符说明书的建议范围,我便将RUBIKORE 8移至离墙约120公分,这样聆听确实音像精准多了!但此时笔者在视听室左右移动时,还是可以感受到最适聆听位置与旁边明显的鸿沟;扩我再把Toe-in的角度从大约10度改成平行,结果在原本皇帝位的听感没什么变化,反倒是周围,无论站在前后左右的音像都变得相当立体!就像是现在流行的超广角投影机一样,无论是正投、侧投还是倒挂,都能不受空间限制的呈现精美的画面,而RUBIKORE 8则是让听者或站或坐,还是躺在沙发上,都能有相当接近的听觉享受,不再需要正经八百的钉在皇帝位上,而是能与处在同一空间的人同享同乐!DALI对「扩散性」的追求完整的体现在RUBIKORE 8的宽广聆听位置上,也让笔者发现原来与家人一同享「乐」是这么容易的事。


▲RUBIKORE 8在本刊视听室摆放的方式,如此离墙距离以及没Toe-in的摆法在视听室中可说相当罕见!


▲RUBIKORE 8网罩对音质影响甚微,完全可以装着聆听!


有别于常见的磁吸式网罩设计,RUBIKORE 系列则将网罩固定孔隐藏在固定单元的螺孔中!


既然RUBIKORE 8有超广角般的聆听位置,那么对各种音乐类型的诠释是否也能如超广角般的合拍呢?让我们就从丹麦渊远流长的乐史开始尝试吧!笔者先前于DALI的IO-12耳机中已经先分享了介于古典与浪漫时期间的库劳与浪漫晚期的哈梅利克两位作曲家的作品,这次我将尝试从巴洛克早期到二十世纪来自丹麦的著名大作,曲目跨度超过两百年,风格与演奏法也迥然不同,究竟RUBIKORE 8将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呢?


好音乐,不远千里而来


说到丹麦在欧洲乐史中最重要的人物,定是巴洛克早期的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莫属。17世纪下半叶位处北德的吕北克(Lübeck)是当时重要的贸易据点,而布克斯特胡德在吕北克的圣马利亚教堂(Marienkirche)身兼管风琴乐师与作曲家,在他的推动之下,继承汤德(Franz Tunder)的传统并扩大举办了「晚间音乐会」(Abendmusiken),使其成为圣诞节前共五个礼拜天的音乐盛事。举办晚间音乐会的资金完全由商人与贵族赞助,一般民众则可以免费参加,可谓开创了公开音乐会的先河。透过RUBIKORE 8来聆听「晚间音乐」真的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即便只用小音量聆听,管风琴巍峨耸立的形体不减,其声响与合唱团自然形成如温暖的环抱般的声响效果,这难道就是在教堂听音乐的感觉吗?而穿插在清唱剧中的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则是各种古弦乐器的盛宴,大键琴与小提琴、中提琴、维奥尔琴、维奥隆尼琴四种弦乐器的各式组合,布克斯特胡德用极其精湛的对位法赋予每颗音符魔力,巧妙的将不同音域与音色的弦乐器编织成缎,而RUBIKORE 8则像是放映电影般让我看到布克斯特胡德「施法」的种种细节,还原出清脆爽朗的大键琴与朴实素雅带有玉石圆润光泽的提琴家族,让人不禁感叹:「原来这就是当年巴哈不惜徒步400公里也要参加的音乐会啊!」


由于许多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已经佚失,也因此Alpha推出的这张「晚间音乐会」专辑就是将现存的作品结合当初的演出形式:神剧、清唱剧与纯器乐作品交替演出,并透过鉴古演奏的方式试图还原晚间音乐会当时的风貌。


家里就是小小音乐厅


而说到丹麦乐史的中流砥柱,则非哈特曼家族莫属,从18世纪到20世纪最尾段在乐坛都有着极高的地位,而对于丹麦的音乐发展而言,最伟大的莫过J. P. E.哈特曼(Johan Peter Emilius Hartmann)与其女婿加德(Niels Gade),两人携手执掌的哥本哈根音乐协会(Musikforeningen),不仅提携了许多国内作品,更靠着加德的广阔人脉邀请布拉姆斯、克拉拉、姚阿幸前来演出,带给丹麦音乐家们许多新的灵感与刺激。历经拿破仑战争与1810年代的破产风波之后,丹麦王国逐渐民主化,在政治经济的改革之下在19世纪中叶迎来了全民小康、丹麦文化与艺术的「黄金时代」,此时的钢琴是家庭的标配之一,J. P. E.哈特曼就在这期间创作了许多钢琴小品,透过简单的音乐语汇来让乐音成为家庭的日常休闲娱乐,在他的六首个性小品中援引了安徒生的诗句,描写的就是小孩子们在田野间嬉戏的情景,RUBIKORE 8在演示这些小型作品时,呈现出的钢琴不会过于庞大而距离感相当接近听者,仿佛让我回到小时候和钢琴老师坐在同一张琴椅上学习的场景。而身为舒曼音乐圈一分子的加德,在此时也创作了许多室内乐作品,其「弦乐八重奏」写作于孟德尔颂过世后两年,多少有为他致敬的意味,而在RUBIKORE 8的演奏下,我尝试着移动位置,基本上只要距离音箱1.5公尺以上,无论在哪个角度都可以非常清晰的「数人头」:能清晰地看到四位小提琴、两位中提琴与两位大提琴的位置,其定位精准简直就像学音乐的小孩带他的朋友们在客厅演奏小小音乐会!此外,得利于RUBIKORE的复合式高音,弦乐的质感格外的写实,软半球单元司职运弓的右手,而平面振膜单元则呈现丰富的泛音,两者并陈就形塑出线条感与飘逸感并具的弦声。


丹麦钢琴家特隆赫姆(Thomas Trondhjem)录制全套J. P. E.哈特曼钢琴作品的第二辑,均为世界首次录音。


▲CPO收录由丹麦两个四重奏团体共同录制的加德室内乐全集第三辑。


如画家般绘声绘影


在哈特曼家族的挹注下,后浪漫世代的杰出丹麦作曲家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冒出,从J. P. E.哈特曼的儿子埃米尔(Emil Hartmann)、哈梅利克、朗格穆勒(Peter Lange-Müller)、格拉斯(Louis Glass)、两位尼尔森(Carl NielsenLuldof Nielsen)等人都有相当杰出的作品。格拉斯的第三号交响曲「森林交响曲」可说是这些作曲家的交响曲中我最喜欢的一首,集布鲁克纳的雄伟声响与安徒生童话的故事性于一身,格拉斯用法国号树立参天巨木,用弦乐与木管临摹在森林中仰望的枝光叶影。而透过RUBIKORE 8聆听森林交响曲就像让耳朵来场阿里山的森林浴一般的清新舒爽,厚实温润的铜管让中海拔森林不觉清冷,木管乐器则是在地上精致玲珑的根结兰与在倒木上的伞蕈,而听者大概就像是绣眼画眉,时而在灌丛钻来躲去找寻食物,时而在冠层呼朋引伴前行。尼尔森的第四号交响曲「不灭」则是在一战期间的创作,其中最有名的片段便是第四乐章用两组定音鼓交互击奏对决,RUBIKORE 8则在此曲中呈现完全相反的性格,两边的定音鼓各自携手弦乐与管乐的烽火向对面炮击,在激烈的争斗下最后和解的胜利凯歌响起,象征着「不灭」的生存意志与生命力,其轰隆鼓声与清晰鼓点再次向听者证明自己是RUBIKORE系列中的最大型落地音箱,其凶猛且迅速的低频让我不由得钦佩其双磁铁驱动的低音单元与反射孔设计,完美的兼顾低频的量感与品质。面对两首风格迥异的交响曲,RUBIKORE 8都能反映出作曲家擘划的画面与声响效果,相信即使遇到电影的战斗场景或是浪漫场景,RUBIKORE 8都能不负期待的呈现出临场感。


▲CPO收录格拉斯交响作品的第一辑,由赖斯金(Daniel Raiskin)指挥莱茵爱乐,是这首交响曲最好的版本。


由丹麦指挥家道斯加德(Thomas Dausgaard)带领西雅图交响的现场录音,尼尔森的两首交响曲都令人血脉贲张


最适合客厅的落地音箱


RUBIKORE 8透过轻松简单的摆位,可以离背墙近且不需要toe-in就能有极好的音像与音场,完全不影响客厅的空间配置与动线规划;其四种精心设计的外观搭配,加上细致的网罩织纹与优雅的箱体比例,让它能自然融入各种室内风格;高达90.5dB的灵敏度则意味着扩大机的选择可以首重风格与功能性而不需顾虑功率;最重要的是,承袭自KORE旗舰的多项新科技让它实现极高的声价比,优雅地解决了居家空间与Hi End音响系统难以共存的困境。经过近半个月的相处,笔者可以很自信地说:当我搬家组建新的客厅视听系统时,RUBIKORE 8将会是我毫不犹豫的第一选择。



技术规格:


DALI RUBIKORE 8        

产品类型:2.5+0.5+0.5音路5单元低音反射式落地音箱

使用单元:29mm 软板球高音×1、17×45mm平面振膜高音×1、6.5寸低音×3

频率响应:38Hz到34kHz(±3dB)

灵敏度:90.5dB(2.83V/m)

分频点:500、800、2,400、14,000Hz

平均阻抗:4欧姆

建议功率:40~250瓦

重量:30公斤

外观尺寸(WHD):220ⅹ1100ⅹ444mm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