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音特网

  Re:NuPrime Audio Hi-mDAC 测评

高音
在老化期间的前两天内高音通常较亮,经过大约4天的音乐播放后,高音稳定下来。
煲好后,我发现高音非常细腻,清晰,透明且光滑,没有任何模糊或颗粒感(如果不听需要胆机的Grado的话)。Hi-mDAC也不会破坏高音的稳定性,它搭配我所有的Westone入耳,Sennheiser HD-600,HiFiMan HE-560都表现出了最好的高音品质。搭配Cerene dB和V-Moda Crossfade Wireless II(有线模式),我希望有更多的高音。


我的Audeze Mobius搭配Hi-mDAC在音量较高时会感到有些明亮,但是聆听iPhone上的音乐,能够听到很多细节。我平时主要使用Mobius通过蓝牙在MacBook或电视上看电影,Mobius在电影和游戏的3D声音方面表现出色。DAC port HD搭配Mobius和HF-2有更高的高音,但是中音变得过于前移,因此我总体上更喜欢Hi-mDAC,使用这些便携式耳机的音量通常较小。
当使用升级的6N纯单晶铜线时,NXEars IEM与Hi-mDAC配合使用效果最佳。否则,与我尝试过的其它耳放相比,在Hi-mDAC上使用镀银线听起来会有些亮。由于Hi-mDAC与HE-560在银线时也配合良好,因此我认为这是“错误线材上的耳机”问题,而不是耳放的问题。


音特网

  Re:NuPrime Audio Hi-mDAC 测评

NuPrime Audio Hi-mDAC 测评 续
2020年2月7日更新:


(1) 它肯定听起来不像30 mW!
我认为一定是错误的,因为使用SoundSource中的增益模式,Hi-mDAC可以让HE600和HE560的音压与DAC port HD一样大。该参数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我的,这个数值不在他们的网站上,但在NuPrime Audio代表Jason的任何电子邮件或Facebook Messenger线程中我都看不到该参数。

我将该数字从笔记中复制并粘贴到评论中,但是我不知道它来自哪里。所以我很困惑。我不想编辑我的原始评论,也不想在第二篇文章中发布更新,但是如果参数误差很大,那么我就必须这样做。

111333.jpg

(2) 2020年2月7日下午4时更新:
测评更新– 更多的耳机协同效应:我能够找出V-MODAXS便携式耳机,较旧的M-80和HiFiMan Edition-X V2。我以前在主卧室的墙上排着几盒耳机,但是我妻子让我将不使用的所有物品移到床下或地下室。我大部分的日常聆听都是用入耳式耳机,这些耳机充满了一些鞋盒。
因此,当昨晚在评论快要结束时,我尝试使用全尺寸耳机,只听了现有的东西。今天,由于对某些便携式耳挂耳机感到失望,我决定需要尝试其它的耳挂型号。

(A) V-MODA XS
  V-MODA XS-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配对!与Hi-mDAC搭配使用时,XS的低音恰到好处,中频平衡,并且高音比Crossfade Wireless II或Cerene dB高。弦贝司既快速又紧紧,弹拨之前,手指拨弦和刷弦都很脆。萨克斯管和长号温暖而丰富。钹就像它们应有的那样,没有任何多余的光泽。钢琴音符似乎浮动在我的耳边。这些便携式耳机的声音舞台感达到了预期的水平,比DAC port HD的声音舞台表现稍好。


没有失真的音量级别真是疯狂,在50%的系统音量下已经够了,在75%的系统音量下是非常大的音量,没有理由再调高。100%时是痛苦的,但声音没有扭曲。我的正常收听音量应该是系统音量的30-40%。强烈推荐配对。我不想停下来转到另一个耳机。这种组合重新点燃了我对这些小耳机的喜爱,我不记得它们和DAC port HD配合有这么好。


当我用M-80测试Hi-mDAC时,我时不时换到DACport HD对比,看它是否对M-80稍高一些的上中音和下高音有所帮助。因此,我当时还尝试了使用DACport HD的XS。我发现XS中端产品比DACport HD更加先进。回到Hi-mDAC,它在低音方面同样出色,中音和高音平衡肯定更好。我认为在XS搭配Hi-mDAC中的高音表现更好。

(B) V-MODA M-80  
使用Hi-mDAC时,M-80的低音冲击力和存在感比XS略强,很好且受控制,在我的原始评测中,它从未像其它便携耳挂式耳机那样过分。这使它们在摇滚、电子,甚至古典摇滚以及爵士乐、民谣和乡村音乐中都充满了乐趣。M-80的Guardians of the Galaxy 无损配乐比XS更好(冲击力更好)。PostMalone的“Paranoid”和“Psycho”在低音与中音和高音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平衡,并且与Crossfade Wireless II或Cerene dB做耳放时并无过分之处。
老实说,中音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中高音的存在可能比XS高一点。尽管有这种V型曲线,但中音从未有过凹陷,人声和乐器如萨克斯管和长号便是如此。

但是,播放Post Malone,在M-80上,高音量时的高音要比XS更具侵略性,尤其是当我的系统音量超过50%时(正常收听率是40%或更低)。因此,M-80低音比XS好,但XS高音比M-80好。
音量与设置几乎与XS相同。再说一次,这是Hi-mDAC的绝佳搭配,我推荐。我不喜欢M-80没能像XS那样可以紧紧地折叠起来,虽然手提箱比较平整,但是更长更宽。
这让我感到好笑,我不需要用XS尝试另一个耳放了。我试了试DACport HD推M-80,看看高音是否可以更平滑,但是 DACport HD搭M-80的中音和高音仍然有点会听觉疲劳(没有改进)。


(C) HiFiMan Edition-X V2  
与HE-560一样,搭配Hi-mDAC和DACport HD也非常出色,但是效率和体积都比HE-560好。因此,使用Hi-mDAC我不需要软件增益增强按钮即可得达到正常音压,我倾向于将系统音量控制在80%以下,而100%的音量一分钟左右就没有乐趣了。

起初,我很难说出我正在听哪个耳放,最终,Hi-mDAC更加开放和宽敞,而DACport HD搭配Edition-X更为头中和前倾。我喜欢Edition-X上的所有演绎,它们的音色宽松,以至于我逐渐增大音量,直到无法再增大为止。搭配Hi-mDAC演绎的Billie Eilish“&burn”或“ Bad Guy”,具有非常强大且控制良好的低音,比HE-560的冲击力更大;在非常高的音量下,Edition-X在中上端的染色也更多,可能会有点容易疲劳。切换到DACport HD并不能真正解决此问题。


发现只有在具有破坏性且令人痛苦的高音量,系统为100%下,打开了“ boost”增益并最大化Hi-mDAC音量按钮的情况下,我才发现DACport的声音比Hi-mDAC稍微更平滑。而且,如果我想要的话,DACport HD仍然可以再大声几分贝,但是它已经是如此疯狂,以至于我的耳朵开始变得更糟,我确实拔掉了插头。我从不打算花任何时间在那种破坏性的音量上(超过120 dB)。在没有软件增益的情况下,Hi-mDAC上有80%的音量,Edition-X都非常响亮。
再说一次,这比我在最初的评测中使用的便携耳挂式耳机,以及我今天尝试过的三款中最喜欢的耳机更好。


HiFiMan将Edition-X定位为便携式耳机,它可以很好地与移动设备配合使用,而且我确实可以使用iPhone和小尾巴驱动它。我认为,它是一种可移动的耳机,只是在驱动它们所需的装备方面更具通用性。如果使用Edition-X,我将不需要寻找比Hi-mDAC更大的耳放,而当我使用HE-560和HD-600时,我可能会想去升级台式机耳放。


登录后才能回复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