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何解?“清”,清贫,清廉,清苦,清寒,“高”,学识高深,品行高尚,不能同流合污,谓之“清高”。此词多用于对人民教师职业的要求。
人民教师既选择了这样的职业,就注定了选择清高。首先要耐得住清贫,每月的工资实是捉襟见肘,自然与灯红酒绿,桑拿沐浴搭不上边;更不可能豪宅小车、龙虾鱼翅;小摊前讨价还价,买上几件打折换季的衣服倒是勉强可为之的。至于月末尚能不至窘态百出,则可称当家好手。何至于此?皆因工资所限,想想千把元的工资,既要攒钱买房或每月按揭,又要柴米油盐;既要人情来往又要智力投资,更何况成家立业者上有老下有小,以至于这边厢教育学生“奉献光荣”,这边厢苦叹:“难守清贫!”那边勒紧裤带,这边在三尺讲台唾沫横飞地诲人不倦。不得不让人生出千丝万缕的悲叹,这些可叹的“蜡烛”、“人梯”哪!
现下,许多教师或许“学不高”,但仍在为师为范(根据是:每年,教师都有不少于一次的自费学习,少则几十元,多则五六百,光电脑培训就培了两次,最近耳闻,三期培训即将开始),但我可以肯定,极大多数的教师是“身正”而可以“为范”的。我没有看见不批评学生的老师,没有看见不表扬自己学生的老师,没有看见不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或许教育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初衷只有一个:好好读书啊!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了解一名教师的工作量和压力之大,只闻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舆论关注之重。这些工作者为了教育,可以舍弃家庭,可以舍弃名誉,他们追求自我牺牲,他们可以当人梯,当蜡烛,他们清高至极。
“清高”,从感情色彩分析,可归类为褒义词,我不置可否。现在,还有多少教师在固守着清高?又有多少教师在置疑清高?还有多少教师已经放弃了清高?放弃的是否意味着已经舍弃了教师的基本的职业道德?
山西某地两名教师为了增加收入(我不想冠以“辅导学生”之名,确实是为了增加收入),办了一个补习班。招了近百名学生,收缴了一千多元的补习费。因为补习场所乃一危房,不幸发生塌房事故,导致了一名学生死亡。
不想再听下去。我只为这两名教师感到深深的同情与悲哀。他们守不住“清高”,却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以此事为导火索,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清查补习班的热潮,不少典型例子被查处、通报批评。他们成为了放弃清高的牺牲者。
教师还得守住“清高”,可我们还能坚持多久?在物价上涨得比工资快的时期,还有多少甘于奉献的教育工作者能坚守住“清高”?社会舆论是否能在关注教育的同时也关注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压力与待遇问题?
岸的回复:我的小叔叔是个很优秀的老师,他也开补习班,大敛钱财。不能说不好吧,都是你情我愿的事。老师也要生存。
怀冰的回复:我的很多同学(教师)已经可以凭两口子省吃俭用买房子了,对比我的父母(也是教师)已经有了很大的经济改变。现在的教师待遇仍然是达不到教师本身和社会的要求,但慢慢会好起来的。问题是:当老师们的收入不再清贫了,是否就不清高了?
清高是一种姿态,有两层内涵更重要:学识,价值观。更直接的表述是“骨气”,但不太全面。
蜡烛、人梯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光荣,教师是一个位置,处于知识与未知者之间,是人类传承和进步希望所在。我曾对一友之子说,对知识敬畏,就该对老师尊重,他是知识的传承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况,我相信,拥有可以不赚钱的条件,老师们是不会多去赚钱的。不过,对于现在的“辅导班”现象,我还是有一点看法的,你的知识来源与社会,理该无偿反馈与社会的。
与海先生探讨。
“清高是一种姿态,有两层内涵更重要:学识,价值观。更直接的表述是“骨气”,但不太全面。”
“此词多用于对人民教师职业的要求。”
但我更想说清高是一种个性,这样说或许与高傲,傲慢相近。
并不只是针对人民教师而言,人民教师只是用来说明主题而已,各行各业如是乎此类人也。。。
海微澜的回复:当老师们的收入不再清贫了,是否就不清高了?
教师因清贫而受到尊敬,因为无偿(或低偿)奉献而伟大.这种看法已经成了惯性,人们已经把对教师的尊敬与教师职业的清贫挂钩。只有通过透明度极高的途径――主要是国家提高教师工资,否则办辅导班,兼职这类方式,都是无法被社会接受的。
这也是一时不平之感。或许有些以偏概全。教师待遇确实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付出与收获并不成正比。
放飞梦想的回复:老师,曾好想好想成为一份子!因为所遇的老师全是宠着我的!现在依然如此,并没太在意是否缺乏清高.其实少看穿一点不就多一份清净,多一份无谓,多一份开心吗?!
龙王的回复:教师工资待遇现在不算低,与国家公务员已经很接近了。以工作量与一般打工仔是无得比的!
不死飞灵的回复:莫须有的重帽子!!几十年来“臭老九”的辱骂还不够沉痛?!为什么就要那本来就象弱势群体的教师去做“清高”的捍卫者?
难道没有人意识到,那些刮敛民脂的政府官员们,那些又红又紫的艺人们,那些夜夜笙歌的文化商人更需要“清高”?!
谁的知识不是来源与社会,来源于个体的客观努力?!如果理应无偿反馈予社会,那么社会会知道我们的反馈吗,社会会知道尊重“清高的价值意义吗?如果是在日本或在经济发达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何止是九年义务呀,有的是大学义务,终身义务,教师的地位是放首席的地位,他们的教师不想清高,也难呀。
教育兴,国则旺。教育衰,国则破。中国政府每年对教育的投入是少之又少,面对一间间危房破楼,面对囊中仍羞涩的工资,面对如此低下福利待遇,我们想“清高”,还不行。
海微澜的回复:我不知道龙王所指的打工仔是什么类型的劳动者.教师做为脑力劳动者,他们与其他脑力劳动者相比,收入确实是悬殊的,从地位到工作环境都远远不及.难道还要举实例吗?不死飞灵说的很清楚,需要清高的不止是教师!
龙王的回复:在这拥挤的社会里,谁都在找自己的生存空间。知足常乐!
Brucecai68的回复:谁说清高就一定要和老师联系在一起???习惯思维罢了!人无主见不行,但是太过主观,就坏了!孔老夫子教导我们的中庸之道哪里去啦?凡事在于一个适合!
减五度的回复:清高是一种心理状态,清贫是一种物质状态,两者不要糊混。问题在于,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真正想要做到清高的,后果必然会得到清贫。――这似乎不限于任何职业、岗位。
大米的回复:五度兄说的是。海微澜可能是一位老师吧,其实就我所知,如今的教师大多是不甘清贫也清高不起来的。清高与职业无关,关乎个人的素养。
海微澜的回复:或者清贫是被动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选择教师并选择热忱付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也就自愿选择了清高。我的目的是社会是不是要关注一下教育工作者的生存状态呢?
大牙书生的回复:待遇分为精神待遇和物质待遇。毫无疑问,传统意义上的老师是应该得到最高的尊敬和优越物质条件的。按目前的情况,社会给予老师的尊敬大部分在于舆论上,但是没有体现到社会地位上;社会给老师的待遇比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还不够,特别对于非重点学校的老师,所以社会还是要继续关注其生存状态的。
说到清高方面,我认为清高是一种个人修养,与经济条件无关,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已被贪官污吏们完全颠覆。我倒觉得“知礼节而仓廪实,知荣辱而衣食足”,但主语不是我,不是你,也不是他,而是一个大范围甚至全社会的人。少数的清高者是无法生存的,因为总是被多数的“浊低者”所伤害,最后也会变成浊低者。据我所知,现在老师清高者越来越少了,而舆论的谴责越来越多,进一步使清高者越来越少……如此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个死循环?政府应提高老师待遇(两方面哦),同时完善教育制度,以遏制浊低者的滋生;而老师则要坚持令人尊敬的职业道德,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