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HIFI 阅读数:1157 发布日期:2019-04-26
专辑名称:她们仨
演出:林育仙/笛子,廖倚苹/打击,刘心琳/阮
发行公司:现代音像
唱片编号:MCD2977
●Sony索尼制金碟
●以540平方米之大教堂作录音棚
●以5.6448 Mega Hz 1-bit WSD/DSD 纯数字录音之中国音乐
●全程选用 BerTram PROXIMA ULTIMATE cable 顶级线材,以单点直刻技术录音,务求将教堂之自然堂音,乐曲之三维型态,更真实地重现乐迷眼前
●特别推荐?组合打击乐独奏 八音和、笛子与小乐队《秋风夜雨》、中阮与钢琴《云南回忆第二乐章》及铁琴独奏 给吉尔伯特的蓝调
林育仙
这次是我第一次录音,从紧张、不安,到享受听到自己录音的成果,对于没经验的我,其实从中了解到很多;现场演出状态和录音状态应该调适的不同,对于习惯现场演出的我,算是一大挑战,但经过录音师黎承昌及周熙杰指挥的几次教导后,也就慢慢的掌握了录音的状态,所以非常感谢他们。
这次的曲目,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曲子,豪放的三五七、忧愁的秋风夜雨以及欢快的绿洲,三种不同风格的曲子各表现了不同的情绪,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我的诠释。
廖倚苹
来到香港已经迈入第三个年头了,要感谢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阎惠昌先生与行政总监钱敏华小姐对我的提携与支持,以及香港中乐团署理乐团首席兼敲击声部长阎学敏老师,在技巧与艺术性上经常给予我指导与启发,还有现代音像、Wave Motion Production为我们精心地策划并录制这张专辑。
在录音的过程中,打开心的重要性更甚于打开耳朵与眼睛。感谢主,让我能在惦的跟前,擦撞出金木革之间的火花。
刘心琳
时而沉静,时而热情,就是爱那单纯朴实又带有爆发力的琴音。 带着心里深厚又复杂的情感,唱出属于我自己的歌调,而这就是我所想象的音乐境界。
感谢所有认真制作的各位,因为你们的专业,成就了『她们”仨”』。感谢香港中乐团在音乐艺术过程中不断给予指导与想法,让我受益良多,也感谢阮仕春先生在乐器上与予支持及维修,使得录音过程更为顺利、安心。
香港中乐团
被誉为「民乐翘楚」的香港中乐团,获国际乐评家一致赞誉,经常获邀往世界各国、著名音乐厅及艺术节演出。
「植根传统,融汇中西」是香港中乐团的艺术特色,在现任艺术总监及首席指挥阎惠昌的带领下,乐团肩负 盘 广中乐的任务。乐团以85人常规编制分拉弦、弹拨、吹管及敲击四个组别,演出的形式及内容包括传统民族音乐及近代大型作品,更广泛委约各种风格及类型的新作,迄今委约或委编的作品逾1,800首。乐团曾荣获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最杰出弘扬现代中乐荣誉大奖」(2002)、亚洲作曲家同盟「最杰出弘扬亚洲现代音乐荣誉大奖」(2007),在推动大型民族乐团创作方面的成绩,获海内外艺术界的认同及赞誉。2008年乐团曾参与演奏之唱片《华夏之根》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器乐类演奏奖;同年,获「香港骄傲企业品牌评选团大奖」;研制之环保胡琴获「香港环保卓越计划『良好级别』产品环保实践标志」。
除定期音乐会外,乐团经常举办外展及艺术教育活动;以与民同乐为宗旨的器乐节,自2001年举办至今,获各界热烈欢迎,并曾获多个健力士世界纪录。
阎惠昌 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2009年,获香港演艺学院颁为荣誉院士,并获该院邀请为该校音乐学院之访问学人,举行指挥大师班。
2008年,阎氏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综合类奖项中的评委会特别奖(指挥类)。
1987年,获中国首届专业评级授予国家一级指挥。自1997年6月起应邀出任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并于2001年带领乐团进入公司化发展新阶段,同时踏入银禧乐季。同年9月,获新加坡政府颁发「2001年文化奖」。2003年10月职称改为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2004年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颁授铜紫荆星章,表扬其对于推广中乐方面多所贡献。
阎氏于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受聘为中国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兼乐队艺术指导。阎氏曾先后指挥北京、上海、台湾、新加坡及香港等地所有专业中乐团,亦有涉足西洋交响乐队指挥,他的艺术和指挥才华得到海内外乐界一致赞誉。活跃于指挥舞台上的阎氏亦积极从事音乐创作,获奖无数,作品包括交响音画《水之声》、琵琶独奏《思乡曲》。其他作品包括佛教音乐《沩仰宗》、《青莲遇月》和《传灯续明》等。阎氏早期曾创作及监制计算机音乐作品唱片专辑,其指挥香港中乐团的影音产品亦陆续推出。
近年,阎氏应聘担任多间音乐院校特聘教授,秉持传承理念,曾多次于国内及香港进行演讲及教授工作,包括中央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2006年,阎氏倡议香港演艺学院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并实施「专业乐团实习计划」。
在过去十多年,香港中乐团在阎氏的带领下作全方位发展,积极地向海内外推广中国音乐文化。
曲目:
1. 组合打击乐独奏《八音和》 王以东曲
组合打击乐:廖倚苹
2. 笛子与板鼓《三五七》 赵松庭曲
笛子:林育仙 板鼓:廖倚苹
3. 阮咸四重奏《火把节之夜》 林吉良曲
中阮:刘心琳 小乐队:中阮:陈淑霞、崔灿;大阮:葛杨
4. 笛子与小乐队《秋风夜雨》 杨三郎曲 早川正昭编
笛子:林育仙 小阮:葛杨 中阮:陈淑霞 大阮:刘心琳 钢琴:?韵
5. 中阮独奏《幽远的歌声》 陈文杰曲
中阮:刘心琳
6. 笛子与钢琴《绿洲》 莫凡曲
笛子:林育仙 钢琴:阎韵
7. 中阮与钢琴《云南回忆第二乐章》 刘星曲
中阮:刘心琳 钢琴:阎韵
8. 铁琴独奏《给吉尔伯特的蓝调》 Mark Glentworth曲
铁琴:廖倚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