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治宇 阅读数:42 发布日期:2025-04-29
NAD 向来以高性价比着称,多年来一直以扎实的用料、先进的设计、优质的声音,搭配可亲的价格,满足着全球消费者的聆听需求。事实上 NAD 除了我们熟知中阶和入门价位机种之外,还有一个 Masters 系列,走的是高阶路线,不仅电路设计基于 Hi-End 思维,外观质感也更为精致。Masters 系列同样提供了多种机型的选择,包括串流综合扩大机、前级、后级、多声道解碼前级、多声道后级…等,这次我去台中天韵音响试听便是 NAD Masters 系列的旗舰机,分别是 M66 立体声前级和 M23 立体声后级,搭配 B&W 803 D4 音箱,形成一套功能极为强大,使用上非常便利,性能既强悍,声音又细腻鲜活,且配置精简的 Hi-End 系统,可说是不虚此行。
Dirac Live 直接给到 Bass Control
M66 虽说是立体声前级,但若要精确地讲,它其实是一台具有串流播放、DAC、HDMI eARC、模拟输入、MM/MC 唱放,及耳扩功能的全功能 2.4 声道前级。什么,2.4 声道?意思是说 M66 除了两声道外,还可以同时外接 4 部超低音吗?没错!正是 4 部!拜 Dirac Live 之功,M66 是全球首台可同时对应 4 部主动式超低音音箱,而且可以个别进行管理的两声道前级,非常厉害!
或许你会问,两声道音乐讲求流畅、和谐与自然,低频的延伸比量更重要,接那么多部超低音是要得到多猛的低频?事实上,M66 最多可外接 4 部超低音,而且 RCA 和 XLR 输出各有 4 个,是要留给使用者更大、更完整的连接和调整弹性,让用户在不同大小的空间,或是声学条件很不好的空间,能藉由超低音的协助,得到更理想的低频,从而提升整体的聆听体验。M66 并不是要你「土法炼钢」手调,而是把最理想的工具一并给你 — Dirac Live 空间自动更正功能。
M66 本身就标配了全频版 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价值 349 美元)与 Dirac Live Bass Control(价值 499 美元),要知道市场上蛮多能支持 Dirac Live 的环绕扩大机都未必给到全频版 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但 M66 慷慨的直接给到 Dirac Live Bass Control,让使用者可以针对 4 部超低音个别进行精细调整,藉此得到平顺的响应,而不是突兀的爆棚低频。不仅如此,M66 未来还有可能率先支持先进的 Dirac Live ART(Active Room Treatment)主动式空间处理功能,让部分超低音发出反相声波取抵消空间中不必要的低频驻波或残响,进而听到更干净,更有层次的低频。如果届时真能支持 Dirac Live ART,那么 M66 最多可连接 4 部超低音的这个亮点会显得更有意义。
DDH 动态数字余量
M66 在数字方面的强大功能除了 Dirac Live 外,还有一个功能叫做 DDH,对日常聆听也颇有帮助。DDH 是 Dynamic Digital Headroom 的缩写,意思是动态数字余量,它的功能是给予数字余量,以避免数字讯号在还原成模拟讯号时,因插值取样尖峰(inter-sample peaks)所造成的切削失真。
现今的录音为了让音乐听起来更讨喜,录音的电平越调越大,许多音乐作品的音量峰值都逼近 0dB,也就是最大音量,但当 0dB 峰值音量的数字讯号还原成模拟讯号时,会超过 0dB,而造成切削失真,在听感上会有不舒服的感觉。除此之外,某些乐器的瞬间音量极高,例如打击乐,也可能会出现 inter-sample peaks。解决方式是给予数字余量(digital headroom),也就是直接把原本数字讯号的音量降低几个 dB,这样一来还原后就不致超过 0dB 了。M66 的 DDH 功能是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的,只要透过 BluOS app 即可遥控设定。
数字和模拟讯号路径分离
前面所说的 Dirac Live 和 DDH 都是 M66 在数字领域的功能,即便你听的是模拟音讯,M66 也会透过内部的 ADC 将其转成数字讯号,以利进行数字处理的程序,但如果你想听的是原汁原味的模拟讯号,不希望有任何数字处理介入,M66 办得到吗?答案是可以的。M66 特别设置了一个 Analog Direct 功能,即模拟直通,可让模拟讯号绕过所有数字处理。事实上,M66 内部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的讯号路径是分开的,模拟讯号有自己的路,而且两者的电源供应各自独立,如此一来当模拟直通模式启用时,模拟讯号就不会受到数字电路的干扰。
M66 不仅兼具 RCA 和 XLR 模拟输入,还提供高质量的 MM 和 MC 唱头放大,MM 和 MC 各自具备 RCA 输入,可同时连接两台唱盘,RIAA 电路在内部还用金属屏蔽予以屏蔽,相当讲究。在重要的音量控制部分,M66 采用精密电阻构成的阶梯形控制电路,不仅左右声道误差极低,而且具有比传统音量控制更好的动态范围。基本上 M66 是一台具备串流功能的数字前级,也可以当成纯模拟前级使用,等于是一机有两种要求,可满足多样的需要。
保留未来升级空间
M66 还提供了丰富的 DAC 功能,它具备光纤、同轴和 AES/EBU 输入,便于连接各类型数字讯源,另外还有 USB A 输入,可连接 USB 储存装置直接播放音乐。M66 搭载高阶 ES9038PRO DAC 芯片,可藉此建构全平衡电路。此外 M66 更贴心地备有一组 HDMI eARC 输入,可藉此连接电视机,让音响取代电视机的音箱。更有甚者,M66 背后还预留了两个 MDC2 模块的插槽,这是 NAD 最新一代的模块化设计架构,未来 NAD 若是开发的新功能、新技术或更好的规格,就可以透过 MDC2 模块卡让 M66 获得升级。
在串流部分,M66 搭载的是著名的 BluOS 系统,光是利用 BluOS app,就可以支持全球非常多种音乐串流服务。如果不用 BluOS app,也可以透过 Roon Ready、AirPlay 2、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 等串流方式聆听。
提供充裕的功率
接着来看 M23 后级扩大机。M23 是 Masters 系列旗舰后级 M22、M22 V2 一脉相传的后继机种,内部搭载的 D 类放大模块由 Hypex nCore 升级为目前最受瞩目的 Purifi Eigentakt,结合 NAD 自行设计的高效率交换式电源,可提供左、右声道各 200瓦 / 8Ω 或 380瓦 / 4Ω 的连续输出功率,如果将左右声道桥接成单声道输出,功率更可提高至 700瓦 / 8Ω。
Eigentakt 是 D 类放大宗师级人物 Bruno Putzeys 现阶段的最新力作,为何说是现阶段呢?Bruno Putzeys 多年来开发出 UcD 和 NCore 模块,规格、性能和声音表现不断进化,Eigentakt 则是他和 Lars Risbo 与 Peter Lyndorf 共同创立 Purifi Audio 后的作品,相较于 UcD 或 NCore 不可同日而语,未来 Bruno Putzeys 还会做出什么样的 D 类模块尚不可知,但知道的是,Eigentakt 是他现阶段的颠峰之作。重点是,M23 用的还不是一般的 Eigentakt 模块,而是 NAD 客制化的方案。
M23 用的 Eigentakt 模块,是经过 Purifi Audio 授权,由 NAD 自行生产的客制版本,而不是现成的制式化成品。目前除了 M23,NAD 也在 M33、M28 和中阶的 C298 等机种上采用此模块。
具有超优规格
Eigentakt D 类放大器有何特别之处?它的 THD 总谐波失真、IMD 互调失真和输出阻抗都非常低,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这让 Eigentakt 几乎没有任何本身的音色,又能轻松处理庞杂的音乐讯号,适合播放任何类性的音乐,即便是编制十分复杂的音乐也不是问题。此外 Eigentakt 的输出阻抗极低,也就是说阻尼因子很高,对音箱有更好的控制能力。搭载了 Eigentakt 模块的 M23 在规格上确实不凡,THD 低于 0.00069 %,阻尼因子大于 800,讯噪比高于 127 dB(200W into 8Ω),频率响应在 20Hz 至 20kHz 范围内正负误差仅 0.06dB,称得上是世界水平。
M23 不只规格一流,也非常重视使用上的便利性,它除了刚刚提到过的可桥接成单声道机种,功率几近 4 倍提升之外,M23 还可以设定成自动进入待机模式,在 30 分钟内没有输入讯号,便会进入待机状态,当感应到有讯号输入时,又会立即启动,使用更方便。M23 并提供低、中、高 3 段增益调整功能,分别是 19dB、23.9dB、29.2dB,便于搭配不同输出电平的前段器材,或是不同灵敏度的音箱。此外 M23 也备有 12V trigger 触发功能,利于整合至自动控制系统。
带宽表现出色
天韵音响这次一口气动用两台 M23,让它们各自以桥接后的 700 瓦 / 8Ω 输出功率来对付 B&W 803 D4,803 D4 的建议扩大机功率是 50 瓦至 500 瓦,用 700 瓦推,绰绰有余了。现场还看到一部 Furman Elite-15 PF i 电源滤波器,天韵将 M66 和两台 M23 都接在 Elite-15 PF i 上。聆听室里未备有讯源,因为 M66 就有串流播放功能了,因此整个试听过程就用我自己的手机操控,以 Tidal Connect 的方式聆听。此外,为了充分展示 M66 模拟电路方面的表现,试听时未动用 Dirac Live 校正功能,也没有搭配超低音,就听纯粹的两声道。
播放 Clair Marlo 的「Let it Go」,这是一张融合爵士乐风的专辑,乐器编制包括键盘、合成器、吉他、贝斯、鼓…等,录音效果不俗,声音明亮通透,频段开阔均衡。透过 M66 / M23 的播放,开声的印象就相当好,声音清透、滑顺,声底的肃静性相当好,而且音色不会因为很干净纯粹而偏冷,而有适当的暖度和不错的水分,听起来十分舒畅。
第 3 轨标题曲《Let it Go》中,鼓有吃重的演出,从此曲可以听出 M23 的低频控制力非常优异,大鼓踩踏的噗声显得清晰、短促,而且质地好干净,颗粒的轮廓非常鲜明,重点是鼓声的下沉感同样清晰,不是只有噗声而已,也包括鼓身内的共鸣和些许残响,延伸感优异,让带宽更显开阔。又如第 2 轨《Lonely Nights》,开头钹的细碎质地表现得非常到位,声音微小,飘散的清脆感却很清晰细致,往上的延伸感好轻松,绝不是暗沉或压抑的,可见搭载了 Purifi 的 M23 绝不只是低频好而已,高频也同样厉害!
带来悦耳的乐音
接着播放慕特演奏 John Williams 电影配乐的「Across the Stars」专辑,当中收录的都是 John Williams 的知名作品,并由他亲自指挥交响乐团伴奏。藉由 M66 / M23 的播放,小提琴的音色既滑顺又甜润,听起来十分讨喜,又没有失去应有的音乐张力,M66 / M23 清楚刻画出鲜明的小提琴声线,以及背后交响乐团各声部的准确定位,不论在音色质地还是音像音场的表现上,都十分出色。空间中的讯息也清楚交代,不论是残响还是氛围都很丰富。这张专辑也应证了 M23 优异的低频控制力,而且低频不是那种抓得牢牢的却显得呆板的那种,而是很有弹性,有适当的尾巴和蓬松感,兼具清晰轮廓,延伸也十分出色。另外我还发现到,声线的流畅性和柔软度也很理想,让弦乐声部有着如浪涛般的绵密起伏,蕴含着丰富音乐情绪。这时我清楚地知道,器材有着如同仪器般的规格和特性并不代表声音就不悦耳,两者其实并不相关。
最过瘾的莫过于电影配乐了。我播了多张 Hans Zimmer 的作品,尤其是那些低频有吃重表现的,例如「沙丘」、「神鬼战士」、「达文西密码」、「黑暗骑士」、「星际效应」…等,从 M66 / M23 播放出来,不仅音场规模开放、庞大、深远,又有清楚的结构和秩序,更能听到 Hans Zimmer 在低频部分所营造的变化和丰富手法,实在很有意思。
多方面先进技术的结合
想要拥有 Hi-End 等级的声音,其实并不需要天价的花费,有了 M66 和 M23 就成功了一半,不用买串流扩大机、DAC 和唱放,只要选一对好音箱,理想便达成了,更棒的是,你还可以藉由外接超低音提升低频的量与质,进而让声音获得全面的提升,而且调校低频的过程中有 Dirac Live 大力帮助,简直事半功倍。M66 / M23 不是一套传统的前后级扩大机,而是多方面先进技术的结合,绝对值得你付出关注。
器材规格
NAD M66
型式:串流 DAC 前级扩大机
网络连接:1000Mbps RJ45 有线网络,Wi-Fi 5 无线网络
串流功能:BluOS,Roon Ready,AirPlay 2,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
自动控制系统:支援 Crestron、Control4、ELAN、RTI、URC…等
智能语音控制:支援 Amazon Alexa 和 Apple Siri
空间自动更正:支持 Dirac Live 全频完整版与 Bass Control
数字输入:HDMI eARC,AES/EBU,光纤,同轴,USB Type A
模拟输入:Line RCA,Line XLR,Phono MM,Phono MC
前级输出:RCA,XLR
超低音输出:RCA × 4,XLR × 4
频率响应:20Hz - 20kHz / ± 0.2dB
讯噪比:>105dB(模拟输入)
THD(20Hz - 20kHz):<0.001%(模拟输入)
尺寸:435 × 128 × 380 mm(宽×高×深)
建议售价:248,000元/台
NAD M23
型式:立体声后级扩大机
功率输出:200 W / 8Ω,380 W / 4Ω,桥接单声道 700 W / 8Ω
THD:< 0.00069 %(XLR)
讯噪比:> 127 dB(200W into 8Ω)
阻尼因子:> 800 (ref. 8 ohms, 20Hz – 6.5 kHz)
频率响应:20 Hz – 20 kHz / ± 0.06 dB
峰值电流输出:> 25A
尺寸:435 × 133 × 396 mm(宽×高×深)
重量:9.7 kg
建议售价:179,000元/台
进口总代理:迎家音响
电话:02-2299-2777
网址:www.audio-supp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