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尽在掌控中的激情――洛林・马泽尔与爱乐乐团听后感

作者:H.lipton 阅读数:2150 发布日期:2012-11-08

摘 要:2012年4月1日,这原本是个捉弄人的节日,可我没有心思捉弄人,更没有心思被人捉弄,一切都是因为Lorin和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到来。

       201241这原本是个捉弄人的节日,可我没有心思捉弄人,更没有心思被人捉弄,一切都是因为Lorin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到来。

     原本以为这天是星期天,但由于清明假期的调休,这天变成一个工作日,可这阻止不了我前往广州大剧院的脚步。经过多方协调,在上午930下课之后,我便来到车站,带上小提琴专业的表弟,搭上前往广州的班车。一路上,我听着今晚即将上演的曲目先热身。晚上7点左右,我第二次来到了广州大剧院,并与Tuai会合。

     这是我平身第一次亲临现场聆听交响乐作品,而且这场音乐会安排的重头曲目,足以让我感受大编制交响的魅力,因此让我充满期待。

     这场音乐会安排了Mozart Violin Concert No.3 in G Major,以及重头戏——Mahler Symphony No.1 “Titan”

     这是现在最流行的音乐会曲目结构,上半场协奏曲,下半场交响曲。上半场的协奏曲往往作为热场,因此所请的人物并不是很出色。上半场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是年仅18岁的韩裔美籍小提琴家Esther Yoo。这位小姑娘是2010年西贝柳斯小提琴大赛的第三名得主,是这项赛事最年轻的获奖者。

     既然不是这样音乐会的重头戏,上半场的演绎给人感觉自然不会非常精彩。按理说,一位国际小提琴大赛的获奖者水平应该不低,而且演绎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对于技巧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可是年轻的Yoo对于这部作品的处理显然还是缺乏一些火候。

     首先说说第一乐章,第一乐章,Yoo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整体的速度偏慢(整部作品的速度都偏慢),但一开始显出紧张,整个乐章还是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奏下来,也没出什么大差错,可是莫扎特音乐中含有的那种灵气却无法表现出来。Yoo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在断句的处理上也显得缺乏活力。不过应当表扬的是她处理出来的音色还是挺不错。有些小提琴家不管什么作品都要当作他的炫技表演,Yoo显然没有这样做,她稳扎稳打地完成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的演绎,我只能说实在令我犯困!原本就是一个柔板,而Yoo的慢速,再加上沉闷,让我当时在现场已经犯困了。表弟说她运用的弓法不适合演奏莫扎特,弓用得太满,导致给人一种呼吸困难的感觉。而在这样的一个柔板乐章,没有一些灵活的断句,依然是照本宣科把音符演奏下来,实在令人提不起精神。我简单的评价,那就是令人犯困。

     第三乐章是一个快板,回旋曲。这是一个活泼优美的乐章,乐章一开始让人又看到一丝灵气,不过Yoo的演绎显然还是有些稚嫩,依然是小心翼翼地把这个乐章完成。一些需要比较跳跃性的乐句,也是感觉过于谨慎。

     整部作品结束,我是全场第一个鼓掌的观众。也许我实在觉得有些沉闷,赶紧把掌声还给Esther Yoo。总的来说,这部作品的演绎让我感觉没有活力,没有灵气,显得很沉闷,而算得上亮点的就是Yoo对音色的处理。或许Yoo是一个很听话的学生,她听了很多老师的教导,为了不得罪哪位老师,将所有老师的观点都杂糅在了一起,还没有结合成自己成熟的演绎风格,有些过于注重音符和细节,却忽略了整体的听感。

     在这部作品结束后,Esther Yoo加演了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第一首。或许是她觉得刚才的莫扎特无法施展她的技巧,因此加演了一首炫技作品,可结果却更加不理想。曲目中间有几个明显的错音,估计是第二把位没找准,还有一处断了。

     只能说Esther Yoo还年轻,还有发展潜力,这次演出给我的印象并不太好,或许,能够说上好的就是她现在的风格还未定型,还是可塑之材。看得出她是个各种学院派的杂糅体,现在的Yoo应该多一些演出,感觉她在台上的表现还是显得青葱和稚嫩。另外就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并发展下去,形成属于自己成熟的风格。最后我倒是有个疑问,Yoo既然是西贝柳斯小提琴大赛的获奖者,那为何不上演西贝柳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呢?或许这是更适合她的作品。

     中场休息,我与表弟自然而然谈论起了刚才的曲目,也在这个时候,爱乐乐团大张旗鼓地准备下半场马勒第一号交响曲。上半场的莫扎特只需要30多人的乐团,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室内乐团,下半场的马勒可就没这么客气了。中场休息的时候,整个弦乐群体加了大量的座位和谱架,可谓来势汹汹!在这段时间,不少乐手也在练习下半场的旋律片段,定音鼓手就在练习第三乐章一开始的旋律,我也注意了他的打击动作,手腕非常柔和。

     随着首席小提琴和Lorin的入场,下半场正式开始。这是一个由63名弦乐手,36名管乐手,5名打击乐手外加1名竖琴组成的105人庞大编制,将整个演出场地挤得非常紧凑,在靠墙的乐手几乎就要靠墙了。

     先说说马勒第一交响曲所描述的内容。这部交响曲名字叫做“巨人”,这里这个巨人并不是描述哪个伟人,而是大地,大自然。

     第一乐章,苏醒的大地。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塑造出日夜交接,晨光笼罩的情景,大地渐渐苏醒。几个小号在后台吹奏,描述一种太阳渐渐升起的景色。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几个拨弦,将睡眼惺忪的小草花儿和动物们叫醒。当这几个拨弦响起时,我的身体也随之震颤了一下。圆号温暖的音色,让人感受到黎明即将到来。随着单簧管的引入,进入了主题,一片清新,宽广美好的大草原,美好的一天开始。万物苏醒,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爱乐乐团饱满温暖的音色表现这样的田园风光再合适不过了。主题呈现之后,进入一段比较阴森低沉的旋律,似乎是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一片。而后由圆号引入,再次回到那种温馨的画面。随着乐曲的发展,这个巨人就要真正苏醒了,小提琴声部配合着铜管乐器,旋律越来越激动。一个大镲响起,这个巨人真正站起来来了,此时,我的身体感觉犹如一股电流穿过,全身发热,马上被鸡皮疙瘩挤满。此刻我感受到了现场听交响的魅力,因为脉搏,血液的流动,神经的敏感度,都无法由自己支配,全被音乐控制了。当铜管乐器的音量比较大的时候,还出现眩晕的幻觉,顿时感到胸闷。到现在每次听唱片听到这里时,身体也有当时在现场听的反应。

     第二乐章,舞动的大地。这个乐章由大提琴开始,演奏出一段舞蹈风格的旋律。Lorin对这段旋律处理的速度比较慢,但张力十足,犹如一个肌肉饱满的健美人士,带着稳重的脚步走来。在现场聆听,每个细节都听得很清楚,大提琴弓的震颤,金碧辉煌的铜管乐带来的气流感都是那么强烈地呈现在我眼前。结束了舞蹈风格的第一乐段之后,第二乐段变得温和,带有某种特别的民族气息,依然带有舞蹈风格。第二乐段很短,又回到了第一乐段。此时我注意了Lorin的动作,他向着大提琴声部和小提琴声部先后作出双手握拳的动作,而挥动的速度相对偏慢,传达了他要让音乐变得更加有力量的意图,这也就使得音乐更具张力。这个乐章的最后一个强音结束,一切立刻就变得非常干净非常安静,没有丝毫多余的杂音,这是平时排练出来的素质。

     定音鼓手在两个定音鼓上轻轻敲出两个音符并不断重复开始了第三乐章,犹如行走的脚步。它的主旋律也是一种民谣,而且很像儿歌《两只老虎》,不过变成小调而已,描绘出一种在风沙中前行的情景。委内瑞拉年轻有为的指挥家古斯塔夫·杜达梅尔说这段旋律带有拉丁音乐元素,马勒是带有拉丁血统的作曲家。乐章的第一段结束之后,第二段变得更加柔和,也变得温暖温馨。第二段非常短,又回到了主题。主题由木管乐器渲染,单簧管接上,再由首席小提琴手演奏,比起一开始色彩更加丰富。定音鼓依然打着沉重的节奏,感觉像在沙漠中前行的骆驼。乐章的最后,在低沉且渐弱的大鼓声中结束。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也是音响效果最好的一个乐章。这个乐章一开始描绘了暴风雨来临的情景。音乐中描写暴风雨的乐章绝不少见,但是马勒这样的大编制作品,特别是铜管乐器数量很多这样的乐团,描绘出来的暴风雨那是真正的酣畅淋漓,尤其是在现场,令人热血沸腾!大鼓手手握两根鼓槌同时击鼓,定音鼓手换了较大口径的鼓槌击鼓,可见暴风雨来得多么猛烈。最为突出的还是铜管乐器,铜管乐器音色最为明亮,音量也最大,再加上数量不少,那种金碧辉煌的音色,那种气量,肆虐着现场每一位乐迷的心脏,身体再次出现眩晕,胸闷的反应。弦乐组也不甘示弱,作为数量最多的弦乐组,虽然音量无法和铜管乐器的比,但他们用整齐无比的弓法,无比整齐的身体摇摆,也给每位观众予以视觉上的享受。此时在现场的我能做的事,就是任由自己被音乐蹂躏,控制住自己别因失控而破坏现场秩序。经过一番暴风雨之后,世界变得宁静了,多少有一丝苍凉。当这一切似乎都要静止时,又一片乌云飘来,来了一阵雷阵雨。我见定音鼓手,将右手的鼓槌放在左手,右手拿起大口径的鼓槌,将手举到最高,用全身力气敲出两个最强音。雷阵雨持续时间很短,乐章进入一个光明的世界。此时的铜管乐器,那个撕裂的声音又一次挑战我对声音的承受能力。乐章渐渐步入高潮,铜管乐器奏响胜利的音乐,不过这还只是预告。在这短暂的预告后,乐章回到第一乐章一开始大地苏醒的旋律,仿佛这个巨人回想起他的童年,他所经历的事。而后有一段中提琴声部的Solo,这是很少见的中提琴Solo,带出了第一乐章的高潮,现在这个高潮也就演变成了第四乐章的结束部分。Lorin故意让一个休止符拉长了点时间,蓄力迸发出最后高潮的力量,让每个人的神经愈加紧绷。当胜利的号角开始奏响时,8名圆号手集体站了起来,在视觉上带来很强的冲击效果,本已是神经紧绷的我血压再次升高。整个音效效果达到极致,此刻的一个巨人的光辉形象呈现在眼前,觉得他无比高大、壮丽。一把小小的短笛犹如空中划过的一道美丽彩虹,穿透了整个乐团,将乐章推向最高潮。乐章在一个短音下结束,霎时音乐静止了,全场欢呼声掌声雷鸣,每个人都毫不吝啬地将掌声献给82岁高龄的指挥大师Lorin Maazel先生,还有爱乐乐团的每一名乐手。我也多么希望还有加演曲目,但音乐如此精彩地结束,没有加演曲目也就无需遗憾了。

     马勒的这部交响曲“巨人”,将大自然比喻成巨人,描绘了这个巨人的苏醒以及各种喜怒哀乐,从这看出马勒对大自然对大地的尊重和崇敬。作为马勒最早的作品,在这部交响曲中还没有出现马勒对生命的思考与斗争,因此一切还是很美好,也是他的作品中最通俗易懂的。

     Lorin Maazel是我最早知道的指挥家大师之一,在我心目中他就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代言人,对他我并不陌生,也一直很推崇他的艺术风格。回来之后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最早知道的两个指挥大师就是Lorin和指挥皇帝Karajan,我亲临的第一场交响音乐会也是Lorin执棒,但是没机会听Karajan的了。

       Lorin美国人,他的音乐中自然透露着美国人豪放的激情,再加上透出贵气的爱乐乐团醇厚温暖水润的声音,将描绘大自然的马勒第一号交响曲表现得如此美丽而又富有能量与激情,但又不失控制。这是一名真正的指挥大师才能做到如此地收放自如,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对我来说,平身的第一次现场交响音乐会,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现场听过,就不知道除了音乐作品本身之外,音响效果还能给人的身体带来如此美妙的感受,也借此深入人的心灵。音乐就如同毒品一样,控制了瘾君子的身体,让人有一种飘飘然的幻觉,在现场需要做的就放下自我,享受这种被音乐肆虐的感觉。

     这支来自英国的世界顶尖老牌乐团Philharmonic Orchestra创办于1945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乐团之一,因此早已经有了自己沉淀下来的音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常年温和,湿润多雨,雾雨天气居多,天气给人带来一种水润,但又闷闷的感觉,爱乐乐团自然也就透露着这样特点的音色。虽然感觉温暖,声底厚,但也有一些闷的感觉,尤其是小提琴声部,远没有唱片中听的那么明亮。不过这后来有人告诉我,唱片是通过后期处理将小提琴声部调节明亮的。不管在什么乐团,因为弦乐的音色音量绝不可能跟铜管乐器比,虽然数量最多,但还是不够突出,因此制作唱片为了音色的平衡故意后期这样处理了。从这场音乐会中,看出这样一个老牌乐团的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表达指挥家的风格而又不失自己的特点。Lorin偏慢的速度,虽然听起来没有那种很爽快干脆的感觉(主要是第二乐章),但却富有张力,绷紧的音符蓄力而发,内能强大,而又能将乐团水润带有点黏性的音色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在音乐会之前,我特意听了LorinWiener Philharmonic的录音,Lorin延续了这种慢速带有张力的演绎,但是维也纳爱乐乐团与爱乐乐团的音色就有所区别,维也纳爱乐的声音比较细腻灵动,透露出一丝灵气,尤其是小提琴声部,而爱乐乐团的温暖水润饱满是它最大的特点。音乐会之前,想象着Lorin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风格结合会是怎样一回事,美国的奔放与豪情,加上英国的暖厚,演绎马勒第一号交响曲应该是非常合适的,现场这么一听,的确如此!

     我平身的第一场现场交响音乐会就带着这么多的震撼感受结束,这种美妙无比的感觉是刻苦铭心的,终身难忘的。有个遗憾就是太关注乐手而没有关注指挥是怎样临场指挥的,因为我认为指挥的作用主要是在排练中体现,真正演出时的作用到底怎样体现我还无法想象。期待下次的现场音乐会,我会好好关注一下指挥的表现。

    期待下一场——布拉格爱乐乐团2013元旦带来的原汁原味斯拉夫民族音乐!

 

相关资料:

 

洛林•马泽尔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已经指挥了150多个交响乐团, 共5000多场歌剧和音乐会,他还定期出现在世界著名的音乐厅和歌剧院。他担任过以下职务:柏林德国剧院艺术总监,克利夫兰管弦乐团音乐总监,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总监和首席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等。2012年即将担任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总监。
  

 

英国爱乐乐团 Philharmonia Orchestra


 
英国爱乐乐团建立于1945年,是世界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被公认为是英国最主要的乐团先驱。他们通过高水平的演奏、极具创意的观众培育计划、驻团演出,以及新科技的应用来满足全球观众对音乐的需求,已成为在英国享受音乐生活时必听的核心乐团。

 

今年17岁的Esther Yoo,8岁时首次在管弦乐队演奏,曾与多个管弦乐队合作,包括芬兰广播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爱乐乐团、波兰巴索维亚交响乐团、波兰室内乐团、北捷克爱乐乐团和韩国首尔爱乐乐团。


接下来她将与英国爱乐乐团(洛林·马泽尔担任指挥)、莫斯科交响乐团(尤洛夫斯基担任指挥)等世界著名乐团合作。

 
她在16岁时(2010年)成为第十届国际西贝柳斯小提琴比赛中最年幼的获奖者,其它获奖包括2006年第十届国际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大赛冠军、2006年欧盟音乐艺术奖、2003年意大利珀斯塔 奇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亚军、2000年纽约音乐大赛冠军、1999年新泽西音乐大赛冠军。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