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悠游在视觉与听觉的世界中:专访名摄影师阮义忠先生

作者:陶忠豪 阅读数:2618 发布日期:2016-06-08

摘 要:照片中的地点是南投头社村,那是他所见过台湾最美丽的一块土地,可惜如今铁皮屋林立,美景早已被破坏殆尽。台湾曾经是这么美的一个地方,但是在急速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却往往失去了许多真正珍贵的东西。

ruan.jpg


光阴似箭,距离上一次采访阮义忠先生,已是二年前的事了,不过当时言谈的种种,在我心中却依然历历如新,而且这记忆不只是听觉的,同时也是视觉的。


我还记得那天下午,坐在光线洒落的素净餐桌旁,边听阮先生畅谈他的音乐历程,边听他播放许多来自世界各地、闻所未闻的奇异音乐。眼前一对小巧的Rogers 3/5A老喇叭,搭配一旁来自北京的Consonance器材,唱出了超越喇叭体型的开阔乐音。高低错落的器材摆设,透露着阮先生的精心安排;那一对由他亲自设计、灌满纯白卵石的喇叭脚架,尤其令我印象探刻。


人间仙境


从昔日回忆中醒来,踏进阮先生位于淡水山巅上的新居,迎面而来的午后日光,却又立刻与记忆产生共鸣。满室柔和明朗的光线、素雅大方的室内氛围,与阮先生从容爽朗的神态,都令我感到熟悉亲切。不过触目所及,却是一片新意盎然。


音响评论员的直觉,引领我的目光落在客厅中央的Duevel Planets喇叭上,可是心神却不要使唤,被右方窗外的大块景色所吸引。阮先生说天气好时,放眼可以掺望淡水河与观音山景,但是今日午后气温骤降,山间飘来茫茫白雾,却是另一番悠远飘渺的意境。此时耳际忽然传来空灵琴音与女声吟唱,开阔悠扬的音场空间,竟然不落痕迹的与窗外景色融为一体,只觉屋内、窗外,界线顿时消失,天地苍苍,飘飘欲仙。


回过神来,我才发现那对Planets的妙用。这款喇叭的向上发声设计与独特的球型扩散装置,本来就是营造360度庞大音场的能手,放在这个环境中。简直是不二选择,只是,我以往怎么从未发现它的表现如此突出?


ruan1.jpg

1.一对Duevel Planets摆在客厅中央,却不影响动线,巧妙的融入室内氛围之中。在开阔的空间中,Planets不但完全发挥音场宽广的优点,低频量感竟然也十分充沛。

2.拉上喇叭后方的拉门,客厅后方立刻变成一间独立起居室,可见阮先生空间规划的灵活创意。现代感十足的Planets与花鸟图相衬,竟也美不胜收,毫不突兀。

3.墙上两幅黑白摄影,拍的是阮先生心中最美的台湾土地。简洁的摆设,完全没有刻意斧凿痕迹,却处处绽现机智创意。下方的横幅字画,还有声音扩散功能。


挑战Duevel Planets


阮先生回想第一次见到Planets喇叭,是在一次音响展中,这对喇叭独特的造型设计,立刻触动了他的摄影家之眼,只不过当时听到的声音奇差,高音尖锐不堪,一般音响迷听到这种表现,恐怕都会退避三舍,但是阮先生不但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毅然将它迎娶回家。在阮先生眼中,Planets不只造型漂亮,而且是一件勇于突破传统的独创设计品,他认为值得尝试挑战。


阮先生是如何整治这对喇叭的呢?观察Planets的摆位,阮先生将它摆在聆露空间的正中央位置,喇叭与前、后墙的距离几乎相等。左、右喇叭则拉得很开,我发现这对喇叭的接线从底部延伸出来之后,就直接被埋入地板中,完全无法再做移动。这样该如何调整摆位呢?问过阮先生之后,我才知道这个位置可不是随便摆的,原来,在Planets进驻新居之前,阮先生已经先在新店住宅中听过好一阵子,不断尝试摆位与器材、线材的搭配,摸透了这对喇叭的脾性之后,移入新家才能迅速找到最佳摆位点。


事实证明阮先生的眼光正确,这对Planets不但音场广阔深邃,而且定位精准,连低频都十足充沛,鲜活的现场感油然而生。不过阮先生却告诉我,他觉得现在的低频还不够完美,钢琴表现也比不上他长期使用的Rogers 3/5A,言谈之中,可以感受到他敏锐的听觉感受力。


绝对的视觉洁癖


再看到这个聆听空间,这里的主要功能其实是客厅,不过摆在中央的喇叭非但不会阻碍行走动线,反倒像是拔地而起的艺术雕塑,视觉效果独特却不突兀。拉开喇叭后方的隐藏拉门,客厅后半部顿时变成一间独立起居室,左侧的墙壁内竟然是衣柜与洗手间,空间变化充满意想不到的创意。我心中猜想,这些巧妙设计必定是出自高人之手,但是没料到阮先生告诉我,这里的所有设计,从空间规划到建材选用,全是他一手包办。以前我只知道阮先生是知名的摄影家、文字工作者,但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原来他还是室内设计的高手,阮先生说他早在十九岁时,就设计了台湾第一间有室内流水造景的咖啡厅,资历比时下许多年轻设计师还要老道许多,接下来,他准备挑选十处空间,展开一系列的室内设计案,把每一个案子都当作独一无二的个人创作,最后拍下这些空间的影像,集结成书发表。


身为影像工作者,阮先生对于视觉有近乎挑剔的洁癖。在这个不算小的居住空间中。打扫工作竟然全由他自己负责,室内看不到一粒灰尘,就连大块玻璃也不沾一丝污泥。不过环境整洁只是基本功,阮先生的视觉洁癖还延伸到空间中的每一处线条,以及每一件摆设的位置,可想而知,一般音响室中碍眼的扩散板与杂乱的线材,当然不可能在阮先生的住所中出现。


ruan2.jpg

4.一支望远镜遥望窗外的观音山美景,后方以原木枝干做成的木椅,造型浑然天成,完全脱俗于一般笨重的原木树干桌椅,这里的每一件摆饰都透露着独树一格的气质,而且都是阮先生亲自挑选来的。

5.音响系统虽然简洁,但是摆设绝对不能马虎,器材放置平台的尺寸完全依照LP唱盘与扩大机大小量身打造,可见阮先生对视觉美感的调究。

6.Consonance的Droplet CDP5.0 CD唱盘昵称「水滴」,器材上的透明水滴摆设为原厂所附,虽是与调声无关的装饰品,但是在阮先生的精心布置下,却透露着一丝雅致禅意。


视觉与听觉皆美


极度讲究视觉的结果,会不会牺牲空间的声响效果呢?在阮先生的介绍下,我才发现这个素雅大方的客厅中,其实处处暗藏着他对重播效果的重视。空间规划上,喇叭四周刻意远离侧墙,先天上已经排除了墙面的声波折射干扰。建材选用上,阮先生混合使用了木材、石材等多种建材,避免单一材质对特定频段造成影响。墙面上的大理石板是阮先生精选的顶级品,但是表面却采用了雾面处理。他笑着回想,当时施工师傅听到他的想法后简直难以接受,因为从来没人把这么高级的大理石磨成雾面的!最后,在他的坚持下,如此设计不但符合室内风格,声响效果也比亮面大理石来得好。阮先生透露,喇叭背墙横置的长幅折叠书法作品,其实对声波扩散也有帮助,显然又是一项兼顾视觉与听觉的巧妙布置。


仔细观察阮先生的器材摆设方式,也可窥见他对视觉的讲究。不同于一般音响迷的大阵仗系统,这里的音响组合极为简洁,CD与LP唱盘都是Consonance产品,扩大机则是Audio Space的综合管机。CD唱盘有专用落地脚架,LP唱盘与扩大机则摆在从墙璧延伸出来的平台上。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纯白色压克力平台的尺寸,竟然是专为这两款器材所量身打造。至于线材,则巧妙的收藏在墙角的瓦楞纸圆桶中,这些设施都不是什么复杂工程,但是透过阮先生的巧思,却能让这些器材更加赏心悦目。


记得在阮先生位于新店的住宅中,他所使用的器材几乎全是Consonance产品。而新居中的三件器材也都是大陆生产,难道阮先生对大陆音响情有独钟?他告诉我,便宜、好声是他挑选器材的标准,他不盲从高价精品,产地也非重点,但是造型绝对重要。他之所以选择Consonance的产品,就是基于这些原因,阮先生第一次见到Consonance,是在印度尼西亚的音响店中发现的,独特而优美的造型,当然是吸引他的首要原因。不过,他绝非只重外观而不在乎内涵,当时台湾尚未引进Consonance,为了一探这个品牌的来历,他竟然亲赴北京原厂拜访,甚至还与老板刘先生与造型设计者石教授结为好友,深入了解Consonance的设计理念与制造水准。此等实事求是的精神,绝对比大多数发烧友还发烧!其实,从阮先生长期订阅各种音响杂志,就可了解他对于音响的兴趣,绝对不止于外观而已。


没听过的音乐


音响之外,阮先生对音乐的执着更是惊人,他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存钱买唱片,早年还常光顾本刊刘总编经营的普洛唱片行,他开心的回忆到:「当时我的第一场摄影展海报,还曾经贴在普洛唱片行的门口呢!」如今,阮先生的唱片收藏已经超过万张,但是他并不因此自满,聆听视野反而更为宽广,尤其对没听过的音乐特别好奇。


什么是没听过的音乐呢?阮先生一连放了数张黑胶。张张都令我大开耳界,其中一张是英国黑人女歌手Joan Arrratrading的「Walk Under Ladders」专辑,她的音乐节奏强劲,旋律感绝佳,原创性十足,风格与一般美国黑人音乐不同,在美国也只有一小群乐迷追随。另一张女歌手Morgana King的唱片,曲调是通俗的抒情爵士,不过优雅、神秘、飘渺的嗓音,却有无比迷人魔力,让人一听难忘,这位歌手曾在「教父」一二集中演出,电影虽然轰动,但是她的演唱却被大众遗忘了。


ruan32.jpg

7.阮先生早在数年前就发现Consonance的设计潜力,如今证明眼光的确独到。这款紫禁城Liu LP唱盘搭配自行研发的ST100唱实以及Denon唱头。不但造型出色、做工精致,而且声音表现也有极高水准。

8.阮先生聆乐风格广泛,尤其关注非英语系音乐中被人遗忘的唱片珍宝,这类唱片许多从未有过CD发行,只能在茫茫二手黑胶碟海中搜寻。

9.Planets喇叭采用向上发声投计,藉由上方两颗圆球扩散声波。设计理念突破传统,而且造型宛如现代雕塑艺术。


阮先生还放了一张意大利男高音Giuseppe di Stefano的唱片,他的演唱力拔山河、豪迈奔放,彷佛用尽生命在唱歌。丰沛的情感令人动容。他在一次演出中因故缺席,代打的无轻帕华洛帝则一炮而红。如今大家仅识三大男高音,却忘了这位歌手的存在。在阮先生播放的音乐中,最有趣的要算是一张来自秘鲁的黑胶,这张唱片在秘鲁本地录音压制。乐手也名不见经传,不过录音品质出奇的优异,音乐演奏也充满生命力,内容比市面上仅有的几张当红南美洲音乐,更令人惊艳难忘。


我所听到的这些唱片,全都是既独特又好听的音乐,没有一张冷僻艰涩,但是如今却都成了「没听过的音乐」。阮先生感叹时下的大众音乐品味,全都一窝蜂的盲从主流,岂知许多主流音乐都是靠炒作包装崛起,音乐并不一定最好。反倒是真正珍贵的音乐,往往因为偏离主流市场,难以销售获利而逐渐绝版,许多唱片甚至没有发行过CD,自然逐渐被乐迷所遗忘。


我好奇这些音乐资讯从何而来?阮先生告诉我,寻找这些音乐没有任何捷径,唯有依靠大量聆听,听多了自然能够分辨音乐特异者。一旦听到了特别的乐曲,他会立刻上网搜寻,并想尽办法把唱片弄到手,像今天所听的几位乐手,阮先生几乎都搜齐了他们的所有唱片,对背景资料也如数家珍。可见他听这些音乐绝非因为一时好奇,而是真正深入聆听,并且做过研究的。


追寻被遗忘的音乐珍宝


聆厅音乐时,我注意到了墙上一幅摄影作品,拍的是开阔的田园景观。阮先生告诉我,照片中的地点是南投头社村,那是他所见过台湾最美丽的一块土地,可惜如今铁皮屋林立,美景早已被破坏殆尽。台湾曾经是这么美的一个地方,但是在急速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却往往失去了许多真正珍贵的东西。


音乐世界何尝不是如此,在无穷无尽的唱片发行中,不知有多少音乐珍宝正在逐渐消逝。阮先生说他一直希望写一本有关音乐的书,纪录下他所发现的这些珍奇音乐,衷心期盼这个愿望能够成真。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