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难以抗拒的诱惑:SME Model 6黑胶唱盘

作者:FiPlay 阅读数:252 发布日期:2025-06-29

摘 要:英国知名黑胶唱盘和唱臂品牌SME推出了一款入门级的黑胶唱盘Model 6,搭载自家唱臂,用户只要选购自己心意的黑胶唱头即可,这款Model 6黑胶唱盘,也成为了SME旗下最便宜的型号产品。

1.jpg


高端品牌且拥有入门级价格的产品,一直备受预算有限的音响爱好者关注,而近年市场上就有不少这类产品的涌现,可以说是音响爱好者的福音。众所周知,以黑胶唱盘为首的模拟音响产品,只要是稍微有点知名度的,价格都并不“入门”,无疑把很多入门朋友挡在门外,也导致他们转而寻求名气较低且品控一般的二三线产品。


而好消息的是,英国知名黑胶唱盘和唱臂品牌SME推出了一款入门级的黑胶唱盘Model 6,搭载自家唱臂,用户只要选购自己心意的黑胶唱头即可,这款Model 6黑胶唱盘,也成为了SME旗下最便宜的型号产品。这款Model 6黑胶唱盘是我在香港声望音响测评旗舰Model 60后一并测评的产品,但由于其拥有如此高性价比的表现,相比旗舰来说,对预算有限的我拥有更高的吸引力。


专注于音响和高精度工程


动笔之时,我发现Model 6黑胶唱盘信息在SME网站上还未出现,有待厂家更新,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SME的着迷。随后钻研了一下网站,我发现SME有两块业务,一块是我们熟悉的音响产品,以黑胶模拟产品为方向,另一块则是工程。


SME成立于1946年,创办人是Alastair Robertson-Aikman先生,拥有悠久的制造业历史,品牌成立之初是一家比例模型设备公司,也就是说以一些工程项目起家,其工程是为展览和模型工程行业设计及制造精密模型。


在1959年,Alastair Robertson-Aikman先生为他的Hi-Fi系统设计了一个唱臂,当样板公布后,音响行业的朋友鼓励他对该唱臂进行商业化量产。由于该唱臂在业界非常受欢迎,先生顺势建造了一家新工厂来满足生产需求,公司名称也更改为SME Limited,以适应其全新的业务。SME Series I唱臂推出,鉴于当时生产力,每周只能生产25支,完全由单独加工的部件组成,在当时拥有非常高的制作要求。由于这支唱臂深受市场欢迎,因此他决心在自己爱好的音响领域发力。

图片

在1962年,SME推出了Series II系列9英寸和12英寸唱臂,十年后,SME再度推出Series II系列IMP 9英寸唱臂,1977年推出Series III系列和IIIS系列唱臂。1980年,SME推出Series II系列R型9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唱臂。随后在1986年推出Series V系列唱臂,1987年推出Series IV系列和1988年推出300系列唱臂等。


随后在1991年,SME开始在黑胶唱盘上发力,推出Model 30唱盘,第二年推出Model 20唱盘。而在1999年推出Model 10黑胶唱盘,从而为自家丰富的唱臂产品提供搭配和平台。进入2000年,随着SME对CNC加工、压力铸造、注塑、金属精密加工、电镀和阳极氧化生产线的注资投入,SME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明显加强。随后在2006年,SME推出了Model 20/12型黑胶唱盘,时隔2年后推再出Model 30/12黑胶唱盘。2015年推出Model 15黑胶唱盘。


2016年,SME成为了Cadence Audio集团的一部分,随后开展重大投资计划,例如增加新一代先进的机械和设备,于2018年推出Synergy黑胶唱盘。随后SME收购英国着名惰轮黑胶唱盘制造商Garrard,在SME带领下重获新生,并推出Revival 301,开发出新一代Garrard黑胶唱盘。

图片

2019年,SME宣布不再独立销售唱臂和进行OEM,而开始专注制作全套包含唱臂和唱盘组合的黑胶唱盘套装,用户只要选购自己心仪的唱头即可,Model 6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不过SME这种决定可能对只关注他家唱臂产品的朋友并非是好消息,但对于品牌的发展来说,这是必然且完美的结局。


加装唱头即可


事实上,SME唱臂名气在坊间一直高于其唱盘产品,但并不等于SME唱盘素质不行。SME唱盘基座大多采用双层设计,同时整份底座以橡胶环进行悬挂,如同吊索大桥相似的原理,这种好处和优势对微细谐振都能很好吸收和抑制,因此SME唱盘对黑胶信息的还原都能展现出丰富细节信息等效果。但可恨的是制造成本非常高昂,导致SME唱盘的售价并不便宜。久而久之,其黑胶唱臂则成为了众多烧友所关注的对象。

图片
图片

而SME这款全新Model 6相对品牌其他型号而言,已经是最便宜的一款,售价在6万港元左右,但对于希望追求一步到位的朋友,Model 6是非常不错的选择。Model 6看上去相对“简单”了很多,并没有采用SME高端型号双层底座的设计,相反以单层一体化底座进行设计,底座物料改为由SME研发的高密度树脂聚合物,具有高质量和优异的隔振效果,同样由CNC机制作,成本却降低了很多。


Model 6虽然定位是品牌的入门级器材,但设计上都具备分体式电源及速度控制器(提供了33及45mm的转速选择,速度可以微调,但实际上,即使不做调校,转速表现都能做到十分精准),并装载于与唱盘底座一样材料的箱体中。它和Model 6唱盘摆放一起拥有一致的设计语言,因此非常迎合对家居环境有追求的用户。另外我也发现,Model 6的转速皮带都进行了隐藏式设计,可以说,Model 6在外观设计上针对该市场用户都有着充分的考虑。

图片

预装的唱臂是广受好评的M2-9升级版直臂,这支唱臂以多种物料组成,不锈钢臂管、内含阻尼层可提升声音平衡度,外部表面以亮黑色的特殊镀上而成,据了解,这种黑色的涂料也是高科技产物,可以提升音色表现。唱臂的轴承也采用航空等级的阻尼材料,用户只需要调整唱臂水平、VTA、针压、侧滑和方位角即可。事实上,预装好M2-9唱臂的Model 6基本已经具备较为现成的调整,用户需要对不同唱头的配重、针压和方位角稍作调整即可获得出色的效果。最后得一提的是,镁质唱头壳具备快拆功能,且十分轻巧,日常即使更换唱头都十分方便。据厂家介绍,Model 6轴承、轴心等制作仍然保持厂方最高的水准,这方面不比高型号逊色,因此唱臂的移动都十分顺畅,灵敏性也很高。

图片

虽然都是入门级,但起点不低


现场搭配的是DS Audio入门级E3光学唱头和配套的唱头放大器,整个搭配非常有吸引力。尽管Model 6和DS Audio E3都是入门级设计,但整体表现起点是不低的。E3唱头采用了第三代技术,将原本只有一片矩形感光元件与一片LED,改成两组以V字型排列的感光元件与LED,明显改进了声道分离度,而且输出电平也提升至70mV,使信噪比的表现更好。而且E3采用铝质针杆,针尖为椭圆形,唱头壳也是铝质,整体重量为7.7g,建议针压则是2.1g。而与E3搭配的光学唱头放大器采用全新的放大电路和电源设计,左右声道彼此对称,放大元件改为采用运算放大器,因此能缩小体积并缩短讯号路径。可以说,DS Audio E3光学唱头和唱放套装,是大家尝试DS Audio光学唱头的入门之选。

图片

声音一点都不入门


在测评体验完旗舰Model 60后,再对下级型号进行体验,确实会对Model 6有很多不公,但我在现场这种比较后,发现Model 6声音表现一点也不入门,可以说非常有吸引力。

图片

Model 60搭配的是DS Audio Grand Master光学唱头和品牌最新的TB-100电子管光学唱头放大器,而Model 6搭配的是DS Audio入门级的E3光学唱头及唱放套装,不论技术抑或价格上都存在一定的落差,但经过一番比较后,Model 6依然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虽然声音表现跟前一套存在差距,但Model 6展现出一点也不入门的声音素质。

图片

例如同样在播放《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Model 6黑胶唱盘所展现的音乐背景同样宁静,个月交响乐的配器都能清晰再现,尽管那种精细感和全面性不及旗舰大哥,但整体的素质表现一点都不低。分析力和现场逼真度很不错,音场还原上也是有板有眼,轻松释放音乐该有的模拟感和音乐性。得益于加持E3光学唱头,音乐的活生感和平衡度都得到最大化的表现,甚至可以说E3成就了Model 6,Model 6也成就了E3,令整个录音清晰度和准确性得到全方位再现,管弦乐明亮欢快不失应有的空气感,让人非常深刻。


播放民歌四人组The Weavers作品,男声饱满浑厚而又清澈细腻的声音再现的松弛而又感染力。歌者细微的唇齿音展现得真实而清晰,配合人体胸腔精准而稳定的共鸣,体现出强烈而逼真的立体感。而在Model 6的还原下,这种饱满中低频段的表现,同样展现出带有厚度的声音效果。同时各种人声的定位和空间感都得到全面而准确的还原。

图片

而在播放我们熟悉的Philips版本的《四季》,Model 6还原出并不冷艳和过于硬朗的音乐线条,声音耐听展现音乐味,同时有着自然真实和暖感的一面,层次性和密度都非常出彩。而乐队在演奏时,场面并没有压缩,音场真实再现,稍微把聆听位置挪前,音乐厅般的临场感一下展现了出来。而在冬季乐章,快速的拉奏在Model 6上并不怠慢,有一种配合到位的感觉,冲击力和动态直逼而来,把音乐中的能量前面释放了出来。


总结


Model 6属于SME旗下入门级的产品,但是已经拥有出色的调校水平和一体化设计特点,并拥有SME唱臂,用户只需要购买唱头并加装,适度进行相应简易调节即可。因此对于SME粉丝,这款Model 6可以说是你最实至名归的选择,如果希望一步到位拥有SME唱盘,Model 6就是你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