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美国麦景图C2700+MC462

作者: 昇和影音 阅读数:1702 发布日期:2021-03-09

摘 要:McIntosh 美国麦景图

McIntosh 美国麦景图

C2700 真空管前级放大器

搭配

MC462 450瓦立体声后级放大器

反应快,频应宽,追上时代的麦景图




1615255205266624.png



文章摘自《音响技术》


「麦景图」在进入21世纪时,已开始发展新一代的声音,一方面保留70多年的丰富经验,一方面又引入先进科技和设计,使声音更切合现代高清的需求。2002年,「麦景图」推出了C2200,成为新一代的麦景图声音,大受好评。而2019年是「麦景图」踏入它的70周年,最新推出的C2700正是C2200的第5代产品。我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听过「麦景图」的器材了,这次试听这最新的前级C2700配上目前该厂最大功率的立体声后级MC462,声音是有点熟悉,却又有全新感受,惊喜不小!



640 (1).png

多功能「麦景图」前级


C2700是最新的「麦景图」前级,真空管机,用了5支12AX7和1支12AT7,典型的真空管前级格局,同时也配备了「麦景图」的DA2解码模块,使C2700成为兼容数、模输入的前级,再加上MM和MC唱放,连黑胶也可用,又保存了高、低音的调校功能,每级2dB;还有一个1/4”耳机插座,当然也有家庭影院直通功能,使它几乎是个全能的前级了!

640 (2).png

它仍是「麦景图」传统外形,老式的旋钮、按键,配上两个湖水蓝的电平锩,镶在黑色的面板上,两边有银色铝边装饰,机顶的透明窗口可以见到那6支真空管,开机时,有绿光作衬托,非常好看。

640 (3).png


它一共有9组模拟输入端子:3组平衡,4组非平衡,另MC及MM唱头输入各1;数码输入有7组:同轴x2,光纤X1,USBX1,MCTX1,纯音频的HDMI(ARC)X1。一共是16个输入,足够有余了吧!输出则平衡与非平衡各3组,另一组非平衡固定电平输出。它是双机箱设计,模拟与数码电路分开,互不干扰。

640 (4).png


它的解码模块DA2由原厂的DA1升级而来,采用音响级的4平衡,8频道,32-bit的解码器,动态及失真都有大幅改善。同轴及光纤输入可支缓至24-bit/192kHz之高清音讯;USB可播放DSD至DSD512,上一代的DA1只至DSD 256;它的HDMI支持DTS及Dolby,可把多声道自动调整至二声道;而MCT输入则可与同厂之MCT系列SACD/CD转盘连接,直接处理SACD之DSD信号。即是说,若你买了MCT系列转盘,用C2700的内置解码器即可,大可不买,或迟些才买独立解码器。


任何音箱阻抗都保持强劲输出的MC462

MC462是「麦景图」目前最大输出的功率放大器,每声道有450瓦。它不像其他放大器设计,输出功率会随音箱阻抗而改变;MC462因为采用了自家的McIntosh Autoformers 4组平衡电路设计,无论音箱是8欧姆、4欧姆或2欧姆,输出功率都可保持不变。厂方说因为滤波电容比对上的旧型号MC452增加了50%,它的动态也有66%的增加,而低频表现也因而提升。它的失真率在额定功率时不超过0.005%,在中频段更少于0.002%。


640 (8).png


「麦景图」的Autoformers技术早在60年代已经开始使用。在甲乙类推挽式放大的输出级使用变压器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可以作阻抗匹配和阻隔DC,所以MC462的音箱插座有三对,分别是2,4和8欧姆以匹配大部份音箱阻抗。但推挽式放大是把信号的正负半遇分开放大,然后再结合,结合时便难免有失真。其后「麦景图」发展至把每边的输出级增加至两个,即共4个,并称这技术使信号结合的失真能降至极低水平,这就是「麦景图」的QuadBalanced技术。


640 (9).png


除了音箱插座,MC462有平衡与非平衡输入各一对,输出也一样,这是功放少见的,对想玩bi-amp双功放或tri-amp三功放的玩家带来多一点方便。


640 (10).png


MC462的外形也一如其他「麦景图」般美观,与C2700一样,是黑、银配,古老的旋钮与按键,也有两个电平钱,另加两个手柄使它看来更加威猛。但这手柄不单是为了好看,也有实际需要,因为它重52.3kg!整个机箱差不多被它的变压器和散热器所占据。变压器在前方,共有3个,中间的是电源变压器,两旁各有一个McIntosh Autoformer;后面的4只大型散热器,Monogrammed Heatsinks,也是「麦景图」的专利。它们的散热性能很高,所以工作时用手摸机顶也不觉太热。


640 (11).png

640 (12).png



频应宽阔 动态强横有速度

试听前,写手马田兄已告诉我,这是一套「高清」放大器,频应和动态都非比寻常;但到正式听过后,才清楚是怎样的「高清」!我们用的SACD/CD播放器,无论播什么碟,都先把信号提升至PCM 768kHz再解码,动态甚强,但也需要放大器配合才能表现出来;正好一试这套「麦景图」的能耐。


640 (13).png


我先试了一张<达人,拾年>(DR Classics 10),听了3段:「酒狂」「打击随想」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感觉就是意料之外的「真」和「活」!一方面是这碟确是做得好,另一方面是「麦景图」的声音实在使我措手不及!「麦景图」给我的印象一向就是醇,是一种老派的声音。这种声音非常讨好,也是「麦景图」能屹立70年而不倒的其中一个原因。但C2700+MC462给我的初步印象,却是非常现代。它仍然很醇,但速度却比我印象中的老声音快很多!Old Mac变Young Mac了!老派粉丝会不会失望?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追求真声的发烧友一定会更欢迎这种声音。其实它仍有一定的「麦景图」招牌醇美,但速度的改变,声音是无可避免地跟着变吧!


640 (14).png


小提琴金光闪耀钢琴晶莹剔透

「酒狂」的阮,弹起来时,弦线时的反应有非常强的真实感,有音头、音尾,延长的尾音在琴腔内回荡,也反映演奏者模仿古琴音色的功力。「打击随想」的大鼓、小鼓,形态鲜明。同样,群鼓的位置感,音尾在空间的回响都异常出色,反映出放大器的分析力超群。但最令我感觉到这套「麦景图」「新声」的威力,还是宁峰拉奏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我们常说小提琴能闪闪生光,在这里便听到了除了因为是录音好,器材的还原能力也要非常高。在这套放大器中,我们听到小提琴自身的泛音,自然散发至整个空间,这就是使琴声有如发亮的由来!声音的反射,好像360度发声,而琴身的立体感就更是触手可及了!


640 (15).png


听<Balluchon>,又是音效惊人的优质录音,那敲击,钢琴,和Bass,无一不需要快速反应,才能给人感受良好的弹跳力。敲击清脆,钢琴晶莹,Bass有质感,乐器的分隔力很好,却又没有太分离,适当地融合,很有现场感。〈女大不中留〉的弦乐群奏非常顺滑、甜润;比起旧声,它是修身了,更为干净利落。会不会太干?我就完全不觉得,反而感受到那种清新的湿润,是非常有朝气而活泼的弦乐声。



再来一张发烧级CD,是「追龙」的<Temple Church Music>,其中一首“Down by the Sally Gardens“,是一首小型合唱团的演唱。人声真是非常突出(不是突声!),那气息、大细声的控制,和微妙细节,都能一一表现无遗。教堂的音效,包围感非常强,也使人声变得更为圆润!


640 (18).png


唱放表现媲美独立式


试了几张SACD/CD,要试黑胶唱片了。C2700的唱放,它是可以调校输入阻抗的。MM由50pF至800pF,47kΩ;MC则由25Ω至1000Ω,100pF。我们试音室的唱头一向都是MC,所以也只能试MC了。


640 (19).png


先听一张Nil Lofgren的<Acoustic Live>。这张现场录音最近由Analogue Productions出了45转,共8面的黑胶。它的CD版早已人手一张了,Nil Lofgren的结他非常精彩,而那现场录音更是美得不得了。现在听45转黑胶,可以想像会是美到何等模样!听“Keith Don&#39;t Go”,唱针落下,Nil Lofgren还未开始,已经有一种闹哄哄的感觉;表面上好像是没有声音的,但实际上是有的,我不懂怎样去描绘,但你确实是听到一种「现场声」,而不是寂静!哗!我相信这种感觉是录音与器材都要有一定的水平才做得到,缺一不可!然后观众的尖叫来了,结他和Bass来了,一下一下的冲击,迫力非凡,Nil Lofgren的手指在结他指板上往来驰骋,听得人心神向往,幻想自己飞到现场去了!印象中,我未听过如此令人动容的<Acoustic Live>!


640 (20).png


对MC462的450瓦功力,大概不用怀疑了吧!我还是忍不住要试一试它。就来Telarc的<Carmina Burana>黑胶吧!第一段的大鼓与大合唱,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开大声量,那大鼓的震撼,真要有足心理准备,才好落针!那合唱场面的宏伟,并非单靠大声量,而是合唱团统一的发声,像整幅声墙般,压面而来。可惜,Robert Shaw指合唱的功力,已成绝唱了!



这个MC唱放,素质肯定高于一般前级附设的同类电路;可与独立唱放相比。除非要配合很高级的唱盘,否則这个内置唱放肯定是足夠用有餘了。

640.webp.jpg


总结

C2700+MC462的表现,超乎我对「麦景图」的期望。它们不再单靠悦耳的声音取胜,更有结合现代HiEnd所必须的高分析力,大动态,和宽阔的频段。C2700有模拟及数字输入,连唱放也包含在内。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