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汉盛 阅读数:552 发布日期:2024-08-31
早在1926年,也就是「电唱机」推出不久,Bell实验室就发现他们的Western Electric rubber line magnetic disc cutter如果不做补偿,高频段将会太弱,而低频段则太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黑胶唱片在制作时的等化与播放时的还原研究就此开始。
不过,因为唱片公司各吹各的调,不仅造成唱片迷的困扰,也让美国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 (NAB)体认到必须解决这种乱象,所以呼吁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等化曲线供唱片业使用。当时许多唱片公司的等化曲线都被考虑,最终由RIAA(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所提出的等化曲线拔得头筹,于1954年成为唱片工业的标准。由于RIAA的等化曲线与RCA Victor唱片的Orthophonic曲线类似,所以有一段时间,市面上也称为RCA/RIAA等化曲线。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是老大哥,欧洲、亚洲都要靠美国的各种重建计划金援,才能从废墟中重建。然而,1954年之后,仍然有许多唱片公司还是采用自家的等化曲线,不甩RIAA等化曲线。RIAA曲线一直到1970年左右才慢慢被大部分唱片公司接受,以至于,现在黑胶迷如果买了1970年代以前的二手黑胶唱片时,自己的唱头放大器往往会对不上那张黑胶唱片的等化曲线,而让高频、低频无法发挥最正确的效果。
黑胶唱片制作时为何要等化?为的是要让黑胶唱片能够播放更长的时间,也为了让高频不至于出状况。试想,在相同的音量下,低频段的摆幅是很大的,如果不加限制缩小,那么刻片时所能容纳的时间长度就会减少。有了RIAA等化,LP(Long Play)黑胶唱片才能将一面播放的时间延展到约22分钟。
又试想,高频段经常是很细微的音乐,如果不先加以增强来刻片,高频段在刻片可能会产生许多嘶声与炒豆声。由于高音的量在刻片时是加强的,所以在重播时要压低还原,如此一来也同时把高频段的嘶声杂音给压低了。
此外,减少低频加强高频的量也让唱针在播放时比较轻松。你想想看Telarc那张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的炮声,当年让大部分MC唱头跳针,就知道低频等化有其必要。当然,由于重播时低频是增强了,所以低频的辘声也可能更明显一点。
为了上述原因,就必须在将音乐讯号送入刻片机前,以某种等化曲线来减少低频、增强高频;而在黑胶唱盘重播时则反向恢复原来的低频与高频,这就是唱片制作与重播的等化,也是唱头放大器的重要任务。唱头放大器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微弱的唱头输出放大上千倍(MM唱头)、上万倍(MC唱头)。
RIAA等化曲线选择50Hz、500Hz与2122Hz这三个点(Transition Point)作为等化点,但是并非简单划一的低通滤波,而是缓步提升或衰减的。高音、低音增减的基础是以1kHz/0dB为准(实际上是0.09dB),播放时从20Hz开始到1kHz分39段缓步提升20dB(实际是19.36dB);从1kHz到20kHz分39段缓步衰减20dB(实际是19.95dB)。
而其他等化曲线呢?例如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是选择50Hz、350Hz、3183Hz;Teldec (Telefunken/ Decca)直接金属刻片选择50Hz、500Hz、3183Hz。后来由于音响器材性能进步了,也有人倡议要在20kHz处增加一个Transition Point,那就是eRIAA。而IEC与Teldec后来也加了第四个点20kHz。
事实上,在我们所买到的二手黑胶唱片中,可能有Decca、London、Deutsche Grammophon(DG)、Archiv,、EMI、Argo、NAB、CCIR、Columbia/CBS、Epic、IEC/RIAA、eRIAA/IEC等各式各样的等化曲线,而非单一的RIAA等化曲线。
目前,市面上的唱头放大器、或内建的唱头放大线路大多依循RIAA等化曲线去设计,如果播放遵循RIAA等化曲线去刻片的黑胶唱片,就不会有问题。然而,如果播放非RIAA等化曲线的黑胶唱片,就会在低频段与高频段产生不同的听感。
到底要如何精准对应唱片的等化曲线?市面上有少数唱头放大器提供几种常见等化曲线,有分档切换的,也有连续调整的,这类唱头放大器的好处是,用家可以切换不同档位听听看,找寻听起来最好听的那档。至于你播放黑胶唱片时是否精准对上刻片时的等化曲线?应该只有天知道,真是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