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音特网

  Re:Allnic H-5500黑胶唱头放大器 不惜工本.追求美声

贴心设计

以往在播放黑胶时,每逢起针和落针,我都会走到前级上按下Mute(静音)键(不少师兄可能会认为多此一举)。小弟的唱盘和前级相隔一个机架距离,如果一整晚都在播黑胶的话,来来回回数十次,过程未免有一点折腾自己,H-5500面板有一个Mute按键,在测试过程中,这是一个不错的小帮手,但美中不足的是按键的面积于我而言似乎略小,希望下一代可以改大一些就更完美!提到面板,它有一个圆形电位表(图2),用于监测电子管的操作是否正常,如果监察表指针不是位于正常区域,那便表示可能出现故障,相当贴心!是次测试为全新开箱品,于笔者家中煲了150小时后才正式测试,前后约一个月的使用体验,H-5500  真的极其宁静。

04.jpg
05.jpg
06.jpg
专利技术

H-5500 整机采用6支真空管,包括四支英国 Mullard NOS (New Old Stock ) E180CC 双三极管作左右声道的讯号放大, 还配备一支GE的7233 作稳压和同样是GE出品的5654 真空管作电压校正(同样是NOS产品),全部带有铝制通风顶部的亚加力管罩。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怀疑这样的设计会否影响到真空管的散热,其实Allnic的这种设计是有科学根据的,这样的胆罩设计能产生「烟囱效应」让空气垂直对流,反而更有利于真空管的散热,同时还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或者现实一点说,最少外观上都比较现代化,比较起旧式的笼形胆罩,放在器材架上都美观大方不少吧(笑)。

07.jpg
08.jpg


音特网

  Re:Allnic H-5500黑胶唱头放大器 不惜工本.追求美声

正式测试

测试器材是Soulines Satie-DCX 唱盘、Jelco TS-350 唱臂、Benz Micro Glider SL 唱头经Zu Audio 臂线接驳到Allnic Audio H-5500唱头放大器,再经Zu Audio Event II RCA接驳到Rogue Audio 99 Magnum 前级和胆石混合Medusa 后级,喇叭则是以Inakustik LS404 接驳KEF R700。

10.jpg
首先播放Queen  「Greatest Hits」中的〈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头段结他声通透开扬,Freddie Mercury 的歌声结像扎实,从容自然,控制低音结他的弹跳力恰到好处,脚鼓的份量十足。音乐间奏的结他独奏弱音既自然且细致,独奏后的歌声、和音与及拍掌声定位十分具立体感,初步感觉H-5500 声底非常自然。

09.jpg
再播放Stevie Ray Vaughan & Double Trouble 「Couldn’t Stand The Weather」的一首〈Little Wing〉,〈Little Wing〉是SRV 向Jimi Hendrix 致敬的一首曲目,结合SRV自己独到的手法,糅合Texas blues风格。

在H-5500 的加持下,细腻的结他推弦动作,微动态亦能尽情表达,另外SRV其中一些招牌动作如刮线推弦,细致而带速度感的H-5500的声音非常通清爽快之余,亦具备了不错的音乐感,在处理这类型Blues Rock 毫无半分吵耳的感觉,保留到蓝调推进的音乐气氛,的确一绝。

11.jpg


总结


近十数载,韩国产品席卷全球,由电视剧、电影、K-POP以至科技产品,无不带来追捧,只是笔者没有在意,原来凛冽的韩风早就已经蔓延到HiFi 市场。最后,个人觉得如果阁下是「听声收货」一派,不妨试听一下Allnic 的产品,它的惊喜之处可能有机会是阁下心目中的巨人杀手。

规格:

■输入端子:MC×2 对(RCA端子)MM×2 对(RCA端子)
■输出端子:RCA 1对
■频率响应:20Hz - 20kHz(±0.3dB)
■电压增益:MM +40dB(1kHz) / MC +22,+26,+28,+32dB(1kHz)
■输入阻抗:MC 278Ω、117Ω、69Ω、29Ω;MM 47 kΩ
■总谐波失真:小于0.3%(1kHz,输出1V)
■输出阻抗:1.2 kOhm
■讯噪比:-68dB(CCIR,1kHz)
■真空管:E180CC×4, 7233×1, 5654×1
■尺寸:430×260×170mm(宽×深×高)
■净重:8.2kg
■零售价:31800
登录后才能回复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