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汉盛 阅读数:127 发布日期:2025-04-18
![]() |
▲照片上看不出重量,其实体积很大 |
清明连假四天,我在家里听一条截至目前为止,我所听过最重的音箱线。这对音箱线有多重呢,它用一个塑料箱体装着,提在手上,我估计重量超过10公斤。老天,一对3米音箱线这么重,到底是怎么做的?这就是van den Hul(vdH)的顶级音箱线3T The CumulusHybrid。
有多重的音箱线
打开箱体,一对很粗的音箱线呈现眼前,光是要拿出来就有点吃力,真的是「贵重」。仔细一看,这是金黄色音箱线外面再罩一层蓝色网,所以乍看之下是蓝色的。在线身上有一个很大的金属箍,线材两端连接音箱、放大机处则有很粗的圆形体,这么粗的圆形体如果音箱线端子相互距离远,使用上就没问题;如果喇叭线端子距离很近,就会无法使用。所以,如果要买这对音箱线之前,要先看看自家放大机或音箱的音箱线端是否距离够远?
![]() |
▲这是一般电源线与3T的线身粗细比较 |
最后的音箱线
我自己早就有vdH的讯号线与音箱线,只是中价品,不过已经很少用了。现在听他家旗舰级音箱线,可说是第一次的接触。老实说,如果是在夏天,光是将这对超重音箱线接好,应该就是满头汗了。幸好现在气温还低,所以没有满头汗,但也花了不少力气。接好3T The Cumulus Hybrid之后,我马上播放音乐,老天!根本就还没有Run线,声音表现就让我竖起耳朵,如果Run开了那还得了。难怪,vdH的网站上说「This is your final loudspeaker cable. No need to look around for a better one!」到底我听到的是什么样的美声?在此暂且按下不表,以下要先说一些基本资料。
![]() |
▲线身可以看出有二股大的线径合而为一 |
音响界奇人
van den Hul这个荷兰品牌是Aalt Jouk( A.J.)van den Hul(1937-)在1980年创立的,目前他已经将近90岁,但2024年慕尼音响展时,我还看到他在展房中,真是老当益壮,只是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替人Re Tip?而他出版的「A Tribute to Analogue」爵士乐黑胶唱片也还一直在销售中。
![]() |
▲音箱线以一个大塑料盒装着 |
在尚未正式成立公司之前,最早他推出独特的针尖,很多厂家使用。之后才成立公司,推出唱头、线材等,他家很有名的就是 Grasshopper唱头,台湾应该不少人用过。A.J. van den Hu在1948年开始接触音响,当年他父亲去世,留下许多真空管,他就开始摸索学习制造收音机、放大机等。后来进入荷兰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研读物理与电子,专攻量测技术,获得电子工程硕士。毕业后在高中与技术学校教了13年物理,也当了13年音响记者。在1970年代末期,他开始做线材实验,算是最早使用OFC线材的人,成立公司后又发展出自家的线材。
![]() |
▲附赠的验电笔,以及清洁液 |
关键技术
他的线材有以下几种关键技术:一、Matched Crystal Silver,可以将晶体界面最少化,降低讯号传递损失。二、Linear Structured Carbon (LSC),他将这种材料做为导体的涂层,甚至做为导体。三、Hybrid 设计,将银、碳纤维、铜材料混合,创造出不同的声音特性。四、 Hulliflex绝缘外层。
在此要稍微解释何谓Matched Crystal (MC),van den Hul认为长的单结晶银理论上很好, 但问题是不能弯曲,因为一旦弯曲,结晶就会断裂,产生许多结晶之间的界面,此时就失去单结晶的意义。他采用的就是Matched Crystal方式,因为结晶是匹配的,因此弯曲时不会因为断裂、氧化,又密合而产生氧化界面。
他还认为,好的线材应该要能够防止化学腐蚀,否则导体本身就会氧化。vdH线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导体镀银,保护铜导体本身不会氧化。他的线材还有使用三层铁弗龙来保护导体。
高纯度银镀高纯度铜
在此要解释3T The Cumulus Hybrid。所谓Hybrid就是以高纯度银去镀高纯度OFC,而且是 「配对的」。内中再掺入Linear Structured Carbon(LSC)饱和层。LSC涂布在金属导体上的技术是vdH的独家技术,不仅可以抵挡外界的噪声侵入,也还可充当另一层导体,这也是 vdH线材好声的关键之。而Cumulus有积云、累积、堆积的意思,代表这种线材是以多层材料混编而成。
皮薄馅饱
所谓3T就是导体名称,每声道的音箱线由四股独立线径组成,每股线径导体使用173根单股非绝缘导体,分为五层,截面积4.67 mm²(AWG 10.5)。喇叭线外层采用Hulliflex 3材料,而且不含Halogen(卤素),不含PVC,可防止化学污染。四股独立导体,总截面积是 27mm。可以做Stereo使用、Bi Wire或Bi Amp使用。这么说好了,3T The Cumulus Hybrid Limited Edition音箱线并非一般「皮厚馅少」的音箱线,是「皮薄馅饱」的音箱线。
有地线
Van den Hul (VDH) 3T The Cumulus Hybrid Limited Edition音箱线不仅线身特别重,截面积特别粗,它含有一项设计,那就是两端都有接地线。一般来说,音箱线并不需要接地,如果有接地线设计,可能是内部采用多层结构,而且屏蔽的作法特别,所以才会有接地线。不过,一般即使有接地线,可能也只接一端,这样可以避免形成地回路,不至于引入外面的噪声。 但是,Van den Hul (VDH) 3T The Cumulus Hybrid Limited Edition为何两端都接地呢?也就是说一端锁在音箱上,另一端锁在放大机上。为何这样设计呢?以下有解答。:这对音箱线还附赠vdH的验电笔,以及罐擦音箱端的液体,这两种产品都可以在官网上看到,是另外卖的。可能是因为3T The Cumulus Hybrid Limited Edition卖价很高,所以才内附赠送。
附赠验电笔与清洁液
我的这条音箱线是香蕉插,看起来是银制的,原厂建议一段时间要用这种液体擦拭,保持接端的接触性。而验电笔上有两个按钮,一个是Direct Test,使用时需要以尖端(平口螺丝起子)直接接触电路,用于精确判断接触点是否有电压,小液晶显示幕会显示数字。另一个按钮是Induction Break Point,不需要直接接触,用靠近感应。
事实上,这验电笔可以量电压、相位和电缆中断与否。测量交流电 12V至 230V ,直流电 12、36、55、110 和 220V。它也可以指示电杂散场的存在。
请注意,不能用在超过 250伏特的交流电或直流电电压。这支验电笔的漏电流小于3µA,很安全。
根据原厂说明,音响系统中一定存在电源噪声,这些噪声电压具有不同的振幅或相位,而且是透过线材屏蔽层的接地电流来平衡。而接地电流与线材中的音乐讯号电流振福相同,所以会产生对重播音乐的干扰,最常见的就是透明度降低,音像凝聚受影响。
最好接上地线
所以,3T The Cumulus Hybrid Limited Edition音箱线才会在两端都有地线连接端子,要用家锁在放大机与音箱地端上。如果这两头接地端子一头接一头不接,用手去摸不接那端,音箱会产生哼声,显然这接地线是有作用的。放大机这边的接地可以接在接地螺丝上(有的放大机背板有接地端),如果没有接地端,就只能接机箱的螺丝。音箱呢?如果像Tannoy这样有特别设计接地端的,就接在那里。可是,大部分音箱都没有设接地端,此时要怎么办?就悬在那里不要接。
全面提升,效果惊人
回到听感描述,到底我听到的是什么声呢?简单说一句:全面提升。什么是全面提升? 「音响二十要」的表现全提升。尤其音质、透明感、甜度、光泽、乐器演奏质感、空间感、细节等更为明显。尤其是音质与透明感,很明显的马上就感受到差异。想想看,现在对讯号线动辄几万者很普遍,相比之下,vdH的定价真的不贵。 我强推荐3T The Cumulus Hybrid Limited Edition这对音箱线,它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线身很重,如果放大机与音箱都落地摆着就没问题,音箱线可以摆在地上。如果音箱线会悬空,那么就要考虑到线身重量所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