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汉丞 图:蔡维峻 阅读数:54 发布日期:2025-05-21
不是前一阵子才试听过 KEF Q Concerto Meta,怎么这么快就把高一阶的 R3 Meta 借回来听?因为在 Q Concerto Meta 的 YT 影片当中,有人问了 Q Concerto Meta 与 R3 Meta 的差异,于是就商借 R3 Meta 回来试听了。
YT 有读者问 R 系列有比 Q 好吗?
话说 2024 年 12 月的圆山音响展,总编参加 KEF Q 系列新品发表会,现场开嗓的 Q Concerto Meta,搭配 Cambridge 扩大机开嗓,整体表现相当好,于是赶紧借回来听,这次 Q 系列登场,主打超值好声,无论是音响性能、音乐表现或是外观做工,都相当超值,可是如果与自家高一阶的 R 系列比较,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总编当时借 Q Concerto Meta 回来听的时候,没多想与 R 系列的差异,拍了影片,有人留言问与 R3 Meta 的差异如何,赶紧查询官方资料,没想到 R3 Meta 与 Q Concerto Meta,设计如出一辙,只有细部的差异,基本上都是三音路同轴书架音箱,纳入第十二代 Uni-Q 同轴单元,搭配 Meta 高音背波吸音技术。
难怪有人要问两者的差异,因为 Q Concerto Meta 参考售价 50,000 元,而 R3 Meta 参考售价是 88,000 元,值得为细部的规格差异,多花 38,000 元吗?
标准答案是选自己喜欢的音箱
标准答案讲在前面:听音响,是很个人的主观趣味,丰俭由人,R3 Meta 与 Q Concerto Meta 的声音表现差异,真的很没办法用 38,000 元来做量化,如果您同时比较这两对音箱,觉得 R3 Meta 比较好听,那 38,000 元就值得。
可是如果您认为 Q Concerto Meta 相对超值,那也是正确答案,因为只要喜欢,也负担得起,那就是适合您选购的音箱,值不值得实在不需要旁人说三道四。
用料成本确实有差异
但是,总编毕竟是在写评论,总要讲个是非曲直出来吧?好,我们从「可以衡量的成本」来看 R3 Meta 与 Q Concerto Meta 的差异,再来谈「没办法量化」的音乐表现差异,看看这 38,000 元的价差,究竟值不值得。
当我收到 R3 Meta 时,一拆箱就觉得外观做工比 Q Concerto Meta 要好上一个等级,Q Concerto Meta 是消光木纹,看起来典雅大方,而 R3 Meta 送来的是特别色 Indigo Blue,外观相当亮眼,漆面的光泽很漂亮,KEF 的做工很讲究,看着均匀的烤漆,又光鲜亮丽的 Indigo Blue,这对 R3 Meta 摆在家里肯定会成为视觉焦点之一,而音箱音箱烤漆的成本,肯定超过消光木纹。
同轴单元尺寸大一号
再来是单元差异,当我把 R3 Meta 摆在音箱架上看,第一眼看过去,以为两者使用的单元规尺寸相同,可是好像又不太对,原来两者的低音单元都是 6.5 吋,而上面安装Uni-Q 同轴单元的外围,都有软质的圆形导波环,看起来单元配置数量相同。
但是内中第十二代 Uni-Q 单元的尺寸不同,R3 Meta 的 Uni-Q 尺寸大一号,高音单元是 1 吋,中音单元则是 5 吋,比 Q Concerto Meta 的 0.75 吋高音与 4 吋中音,R3 Meta 的尺寸都放大一些。
![]() |
高频延伸 R3 规格好很多
只有同轴单元的振膜尺寸放大而已吗?不只,在低音延伸部分,R3 Meta 可达 38 Hz,同样采用 6.5 吋低音的 Q Concerto Meta,则是延伸至 40 Hz,如果低频延伸只有相差 2 Hz,基本上听不出来,人耳对低频相对没那么敏感,所以在低频延伸部分,R3 Meta 虽然估格好一点,实际上两者应该是打个平手。
可是在高音延伸部分,那就不同了,Q Concerto Meta 的高频延伸标示 20 kHz,而 R3 Meta 则跟上高阶 Reference 的规格,高频延伸可达 50 kHz,这可就比 Q Concerto Meta 性能好得多了。当然,有人会说,人耳听不到 20 kH 以上的频宽,可是拉得更开的高频延伸,并不是要让人真的听到,而是要增加高频泛音延伸的光泽与轻松感。
低音单元的等级更高
规格比较过,再来就要讲细部的制作,虽然两者都是 6.5 吋的低音单元,可是 R3 Meta 的低音单元,采用内凹式悬边,深度更深,刻意强化长冲程的活塞运动,表面是浅凹槽铝质振膜,可是内部藏着锥形纸盆结构,连接音圈套筒。
这个结构大幅度增加音圈驱动振膜的面积,让音圈推动振膜的活塞运动,物理施力的效果更好,能量损耗更小,这是相当创新的低音单元设计,可是藏在音箱内部,要不是 KEF 有秀剖面图,总编也没办法从外观,看出 R3 Meta 低音单元在技术上比较厉害的地方。
低音反射孔、内部阻尼与音箱强化
此外,R3 Meta 音箱背后的低音反射孔,采取侧边开孔,而且低音反射孔内部有弹性通道,我在搬音箱的时候,手指头刚好伸进去,低音出气管道摸起来软软的,这就是 KEF 所谓的弹性低音反射孔,为什么要用弹性材料做低音反射孔通道,原因很简单,就是要降低气流噪讯。
另一项藏在 R3 Meta 内部的技术祕密,就是针对 R3 Meta 最佳化的内部阻尼与音箱强化支撑系统,这部分应该做得比 Q 系列更加讲究,毕竟是高一阶的产品,要多花点成本。
再来一个明显的成本差异,R3 Meta 采用 Bi-Wire 端子,而 Q Concerto Meta 是 Sinlgle-Wire,等于 R3 Meta 多一组音箱输出端子,而且为了把两音路连线的跳线做得更完善,中间还多了一个锁定装置,所以 R3 Meta 并没有看得到的跳线,而是靠隐藏在内部的锁定端子,连接 Bi-Wire,这样在锁音箱线 Y 插时,就不会中间多一组跳线隔阂,更容易把 Y 插锁紧,这样的设计少见,可说是 KEF 自家的创意设计。
规格上 Meta 吸音的效果比较强
至于 R3 Meta 最重要的声学技术,与 Q Concerto Meta 一样,那就是在高音单元背后,加装独家 Mat 迷宫圆饼,让高音单元的背波干扰,在 Mat 迷宫圆饼里面不断反射衰减,达到消除背波干扰的效果,Meta 的技术原理相同,可是 R3 Meta 消除高音背波干扰的程度,可以高达 99 %,这部分就比 Q Concerto Meta 的性能要强一些了。
好,从「可以量化」的部分来看,R3 Meta 的确比 Q Concerto Meta 讲究许多,看得到的成本增加包括了外观烤漆漂亮、Uni-Q 单元尺寸较大、低音单元技术延伸自 Reference 系列,外加讲究的 Bi-Wire 端子,而看不见的成本增加,包括 Meta 吸音装置的性能提升、内部阻尼优化与音箱箱体内部横梁强化,以及软避振的低音反射孔通道,以上所说,都是成本上的增加,显示 R3 Meta 比 Q Concerto Meta 贵一些,贵得有道理。
好听差异很难用金钱量化
可是,如果用音乐表现来衡量,那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您喜不喜欢 R3 Meta,就低频表现来说,只要扩大机够力,R3 Meta 与 Q Concerto Meta 的低频量感与延伸,差异并不算大,两者都是较大尺寸的三音路书架音箱,音箱箱体容积配上低音反射式设计,低频量感差不多好,但是 R3 Meta 的低频在声音密度、结像力与反应速度,都更加明快,低频质感明显较好。
中高频细腻度好上许多
另一个明显 R3 Meta 在声音表现更优秀之处,就是中高频的光泽与细腻度,音场空间感更宽松、更自然,中频段的厚度与密度更好,假如您是认真听,一定听得出差异,但如果您想当做背景音乐来听,那么 Q Concerto Meta 就不会输 R3 Meta 多少,重点在于专注聆听,越是专注,就越能听得出音响器材的差异。
试听 R3 Meta 的过程,我搭配了编辑部常用的 EAR 868P 前级与 509 MK II 后级,真空管机来推 R3 Meta,味道很合,真空管的温暖中频,让 R3 Meta 的中高频带出柔美的光泽,另外我还搭配 Van Medevoort MA360 SE 综合扩大机,100 瓦纯 A 类放大,也能把 R3 Meta 推得震天价响。
Chord Alto 搭配声音好,预算可匹配
可是最后我用 Chord Alto 综合扩大机,作为试听 R3 Meta 的搭配,主要的原因是 Chord Alto 不仅能把 R3 Meta 推得软质绵密,听感相当舒服,而且,两者的价格相当,比起前两部扩大机,要来得门当户对,所以最后就选 Alto 来推 R3 Meta 了。
效率有 87 dB 的 R3 Meta,驱动起来算轻松,Alto 综合扩大机输出功率 8 欧姆 25 瓦,4 欧姆为 50 瓦,以近场聆听来说,够用了,就算我用比较严苛的条件操驾 R3 Meta,在 U-Audio 二十来坪的聆听空间,Alto 综合扩大机也够用,不会出现软脚的状况,代表 R3 Meta 音箱并不难推,相较之下,85 dB 的 Q Concerto Meta,因为效率较低,对前端扩大机的功率要求,相对较高。
中高频更漂亮、低频密度与力度更好
|
以主观听感而言,R3 Meta 比起 Q Concerto Meta,最重要的差异就是中高频的细腻度,以及中低频下盘的力度与音色密度,R3 Meta 显然是高一个等级的书架音箱,KEF 还真懂得如何设计声音,即便两者都是三音路书架音箱,都采用核心同轴单元技术与 Meta 高音背波吸收技术,可是却能在相近的价位,设计出细部的音色差异,让两对音箱「各有所值」。
象是听 John Mayer「Contrinum」专辑的经典「Slow Dance In A Burning Room」,试听 Q Concerto Meta 时,可以清楚听见多轨录音叠加的声部效果,可是换到 R3 Meta 来听,录音的层次感差不多好,可是音色的细致度更漂亮了。
John Mayer 爱用经典真空管电吉他音箱,略带 Over Drive 的 Clean Tone,带出电吉他 Solo 音符颗粒的饱满感,电吉他音箱的 Spring Reverb 听起来很舒服,代表 R3 Meta 的中高频延伸,更胜一筹,电贝斯在底部撑起厚度,在电吉他 Solo 时,底层还有木吉他刷着和弦,多轨录音的音乐层次感,在 R3 Meta 清楚呈现,其音乐细节的丰富程度,明显胜过 Q Concerto Meta。
听现场演唱会的空间感更开阔
|
同样的,我也用「Where The Light Is: John Mayer Live In Los Angles」,听「Slow Dance In A Burning Room」,R3 Meta 听来更为轻松,演唱会的空间感,从群众的欢呼声拉开,电吉他 Solo 开场,另一把电吉他呼应。
John Mayer 的歌声,听得出来是紧贴着麦克风在唱,凝聚在中央,两把电吉他可都没闲着,在歌声底下垫着分解和弦,R3 Meta 轻松带出现场演唱会的临场感,同轴单元在中高音的描绘,清晰重现 3D 音场的层次。
爵士三重奏的急板真生猛
|
再拿出贾克.路西耶爵士三重奏,听「Jacques Loussier Plays Bach」,选爵士改编版的「巴哈:意大利协奏曲」,听第三乐章「Presto」,急板的速度超快,爵士鼓华丽的开场,十六分音符快速的音符,钢琴左手不得闲,底部垫着分解和弦,右手弹奏主题,爵士鼓更是忙碌,两根鼓棒追着十六分音符,急如雨点快速击打,R3 Meta 用明快的低频音符颗粒,回应着清晰快速的钢琴音符。
三分钟左右的「Presto」,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休止符,直到爵士鼓花俏的过门,钢琴与低音贝斯才可以休息两秒,再回到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旋律,R3 Meta 清晰地带出爵士三重奏,卖力演出的样貌,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彷彿可以感受到爵士乐手额头渗着汗水的爽快感,终于把「Presto」录完了。
用 John Mayer 与 Jacques Loussier Trio,来比较 R3 Meta 与 Q Concerto Meta,差不多够了,以音色上的差异,R3 Meta 的中高频细节更丰富,细腻度更好,简单讲,就是音色高贵感更漂亮,加上中低频的颗粒、密度与冲击力更好,声音表现确实比 Q Concerto Meta 好上一筹。
听古典乐,细腻度差异更大
|
但是,我想说 Q Concerto Meta 并没有输多少,因为如果以 C/P 值的角度来看,总编觉得 Q Concerto Meta 更超值,假如您喜欢流行、摇滚,或者是爵士乐,经过细心调整,Q Concerto Meta 不会输给 R3 Meta 太多,但是,如果您喜欢听古典乐,尤其是编制较大的协奏曲或交响乐,那就显得出 R3 Meta 音色表现细腻的优势了。
我想举慕特与约翰.威廉士合作的「Across The Stars」专辑,听电影「辛德勒名单」主题曲,这是一首漆美的电影主题曲,木管吹奏着忧伤的曲调,弦乐群铺开小调的和声,带出小提琴独奏,R3 Meta 把小提琴独奏的琴弓摩擦细节,带出琴音的浪漫与忧伤。
琴弓在琴弦上的角度变化,从 R3 Meta 呈现的小提琴音色变化,呈现出音乐主题的情感变化,拉高八度,情绪更加激昂,低音大提琴声部的应答,声线相当饱满,以书架音箱来说,R3 Meta 的低频厚实度,表现相当优异。
在预算之内选自己喜欢的音箱就对了
差不多可以来讲结论了,R3 Meta 在用料与做工上面,确实比起入门的 Q 系列,有「硬功夫」的加料,从钢琴烤漆、单元等级、音箱内部阻尼与支撑、低音反射通道等等,都比 Q 系列更加讲究,所以价格比 Q 系列略高,确实在用料上成本有差异。
而就其声音表现,R3 Meta 多了分高贵感,音质的细腻度更漂亮,中高频细节更丰富,低频密度、结像力与颗粒感更好,但是音质音色的提升,是主观的认定,假如您的预算在 Q 系列,那就别比较 R 系列,但是如果预算可以拉高到 R 系列,那就值得比较一下了,毕竟,再负担得起的价格之内,总是要选自己最喜欢听的音箱,才是可以听得长长久久的投资。
器材规格
KEF R3 Meta
型式:3 音路同轴单元低音反射式书架音箱
使用单元:Uni-Q 同轴单元(1 吋铝振膜高音搭配 MAT 技术、5 吋铝振膜中音) × 1、6.5 吋铝合金振膜低音 x 1
频率响应:38 Hz – 50 kHz (-6 dB)
分频点:2.3 kHz、420 Hz
建议扩大机功率:15 – 180瓦
效率:87 dB
阻抗:4 欧姆(最低 3.2 欧姆)
尺寸:410 × 210 × 315 mm(H×W×D)
重量:12.4 kg
参考售价:88,000元
进口总代理:键宁企业
电话:02-2786-2233
网址:https://www.gdshop.tw
林治宇
上次去凤诚音响试听 Emotiva 的 13 声道家庭剧院系统,从环绕译码前级、多声道后级,到主音箱、中置声道和超低音,都是 Emotiva 自家产品,若非现场已装设了固定的嵌壁与吸顶音箱,所有声道要全部使用 Emotiva 产品也不是问题。事实上,Emotiva 除了家庭剧院设备,两声道纯音响器材也一应俱全,象是此篇主角 BasX TA2 综合扩大机就个例子,不仅如此,它还兼具 DAC、蓝牙、MM/MC 唱放、可分频的超低音输出、FM 广播、耳扩…等功能,一机就能满足你绝大部分的两声道播放需求。
遥控功能超便利
先从外观来看 BasX TA2。它的造型秉持 Emotiva 一贯的风格,设计得极为简洁,面板右侧是一颗旋钮,除了调整音量,按住则可进入选单,左边还有两颗小按钮,用于切换讯源及操作选单内的各项设定。面板中央是字幕式的显示荧幕,字体够大,较远处也能清楚判读,荧幕下方则是电源按钮。所有按钮刻意设计得不醒目,有助于让面板看起来更素净。为了让日常使用更为便利,BasX TA2 也随附一支遥控器,可调整音量、切换讯源和进行一些设定功能。
电路安排颇具巧思
BasX TA2 具有 135 瓦 / 8Ω 或 200 瓦 / 4Ω 连续输出能力,这样的功率称得上非常实用,面对大多数音箱都能应付裕如。BasX TA2 具备这么多功能又能输出百瓦以上,你或许会以为 BasX TA2 应该是采用 D 类放大,其实不然,它是货真价实的 A/B 类扩大机,其电源来自一颗体积庞大的低噪讯环形变压器,功率输出部分还有 4 颗 10,000 uF 超低 ESR 滤波电容,可提供充裕、干净的电源。
BasX TA2 内部电路的安排也颇具巧思。环形变压器和主电源板位在占据机箱左侧位置,右侧是功率输出板,左右之间以大型散热片做为区隔,对于变压器磁漏具有一定程度的隔离效果。散热片旁边设置了两个小风扇,对着散热片吹,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散热效率,这有就是说,即便将 BasX TA2 放在通风不是很好的地方,应该也不用担心它的散热问题。整个机箱后方则是长条形的讯号板,包括前级、DAC、唱放、蓝牙、FM 广播…等电路,都在此处。这区和前方的电源区与功率输出区之间设置了一面金属板,作用也是屏蔽电磁干扰,可避免微弱的小讯号受到影响。
模拟 、数位一网打尽
数位输入方面,BasX TA2 提供 3 种界面,分别是 RCA 同轴、光纤和 USB Audio,三者最高可支援至 24bit/192kHz PCM 格式。此外 BasX TA2 也具备蓝牙 5.0 传输能力,可对应 AptX、AptX HD、AAC 规格。
模拟 界面方面,BasX TA2 可说是更为全面。它具有一组 RCA 唱头输入,然后藉由一个三档式摇头开关进行切换,为什么有三档?其中一档的输入阻抗是 47kΩ,适合 MM 唱头,另外两档是 47Ω 和 100Ω,用于 MC 唱头。
BasX TA2 的模拟 输入有 4 组 RCA,足够连接多部讯源了,此外它还提供一组 RCA 的 bypass 直通输入,便于将两声道系统融入家庭剧院系统。BasX TA2 的这组 bypass 输入非常特别,我头一次看到这样做的。它除了有 RCA 立体声输入,居然还有 Sub 超低音输入,也就是说,从环绕扩大机传过来的讯号,除了左、右主声道之外,超低音讯号也可以一起送过来,然后再透过 BasX TA2 的 Sub Out 连接超低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你的超低音不再只有看剧院时可以用,听两声道纯音乐时也能用,可让音乐聆听更全面。
帮你把 2.1 系统调到尽善尽美
不仅如此,BasX TA2 的 Sub Out 还可以选择全频输出或分频输出。它的 Sub Out端子旁边有一个 Low Pass 开关和一个旋钮,将开关切在 Off 时,输给超低音的讯号没过分频器,是全频讯号;切在 On 时,讯号就会经过分频器,然后可用旋钮从 40Hz 至 200Hz 设定分频点。这项功能可以帮助使用者更精细地调整超低音,让主音箱和超低音的接续更平顺,更绵密。
除了 Sub Out 可设定分频点,BasX TA2 就连 Pre Out 前级输出也可以设定分频点,实在太贴心。BasX TA2 的 Pre Out 输出端子旁边有一个 High Pass 开关和一个旋钮,用法和前述一样,切在 Off 时,Pre Out 讯号没过分频器,是全频讯号;切在 On 时,讯号会经过高通分频器,设定分频的范围也是 40Hz 至 200Hz。由于 Pre Out 讯号就是 BasX TA2 内部前级的讯号,当 Pre Out 的分频功能启用时,BasX TA2 本身后级接收的讯号也会经过分频器,也就是说,此时 BasX TA2 推主音箱的是高通讯号。
简单地讲,BasX TA2 藉由 Sub Out 的低通分频以及 Pre Out 的高通分频,搭配一部主动式超低音音箱,使用者应该很容易就能把这套 2.1 声道系统调到尽善尽美。有了 BasX TA2,相信不会再有人说 2.1 系统不好调了。
许多贴心的小设计
为了便于日常聆听,BasX TA2 还具备一些贴心的小功能。象是它的音量具有记忆功能,待机后再开机,音量会回复到上次的设定,而且就连上次听耳机的音量也会记得,实在很方便。BasX TA2 也能调整高频和低频的量感,区间从 -10 到 +10,可轻松调出喜爱的声音。此外,超低音的音量也能做 -10 至 +10 的增减,而且坐在位子上就能用遥控器调整,不必爬到超低音后方。透过 BasX TA2 还能听 FM 广播,它能预设 15 个广播电台,对于家中老人家而言格外方便。BasX TA2 就连电源也很聪明,它是采用线性电源,不过它会自动侦测电压和频率,所以不论是 110V 或 220V,还是 50Hz 或 60Hz,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
声音中性、清晰、自然
|
|
功能如此的丰富,使用和操作十分顺手,运作时给人十足的稳定性和信赖感,那么 BasX TA2 的声音表现如何呢?我先说结论好了,它的驱动力充裕,控制力良好,声音中性、清晰、自然,具有百搭个性,是任何音箱的好搭档。
试听过程在 U-Audio 聆听室进行,搭配的讯源是 Cambridge EXN100 串流播放机和 Intel i3 NUC 小计算机 Roon Core。由于可用的音箱蛮多的,我先从能考验性能的开始,那就是 Dynaudio Contour 60,它身高 135 公分,具有 2 颗 10 吋低音和 1 颗 6 吋中音,算是大型音箱了,要推得轻松自然并不容易。透过 BasX TA2 听大编制音乐,例如 RR 唱片的交响乐精选辑「Tutti!」,声音不愠不火,中规中矩,虽然不是大鸣大放,但可以听出清楚的条理和自在的氛围,声线轮廓清晰,高低两端延伸自然,音场适度地开放,而且不用很大声就表现出丰富的全频细节,显见 BasX TA2 推得还蛮轻松的。
透过 Contour 60 还可以发现到,BasX TA2 的声音属于中性、内敛的走向,音色质地清爽,不太有本身的色彩,搭什么音箱就能立即感受到该音箱的特色。刚好 Contour 60 的声音走向和 BasX TA2 相仿,也属干净无染、平直清爽、冷静中性的类型,两者配在一起不至于不好听,但觉得音乐有点平淡,没什么热情,因此我把 Acoustic Energy 的 AE300 MK2 换上,看看配上英国音箱会有什么不一样。
展现不同音箱的风貌
|
|
随意听几首曲子,立刻可以感受到 BasX TA2 的中性、干净和内敛,配上 AE300 MK2 略带浓郁感的英式风格,真是浓淡相宜,恰到好处,听歌尤其迷人,例如「周蕙精选」、蔡琴的「机遇」、珍梦海的「Taking a Chance on Love」,或是梅艷芳的「女人花」,她们的歌声各具特色,走向很不一样,透过 BasX TA2 除了可以清楚感受和分辨音色的区别,以及声腔与力度的拿捏技巧,还可藉由 AE300 MK2 感受到适当的软质、棉柔和温度,情感显得更为丰富。
听了 AE300 MK2 还不够过瘾,我又换上意大利 Capriccio Continuo 的 Admonitor Preference Plus 书架音箱,音乐面貌为之丕变,因为这时 BasX TA2 带出了 Admonitor 的华丽风采和高度解析力,让音乐气氛由刚刚的温馨宜人,变得更为深刻感人。
价格平实,性价比破表
有了 BasX TA2,需要做的事就只剩下选音箱,挑选你喜欢的音色即可,而且挑选范围还蛮宽广的,因为 BasX TA2 的驱动力很充裕,多数音箱都能轻松应付。如果你还想玩 2.1 声道来提升声音的全面性,BasX TA2 也能助你一倍之力,因为它除了超低音输出可设定分频点外,连主音箱的输出也能设定分频点,如此一来超低音的设定变得轻而易举。最后再强调一点,BasX TA2 具有这么完整功能,还有充足的功率,更有扎实的设计和用料,价格还能那么平实,除了 Emotiva,恐怕很少人能做到。
器材规格
Emotiva BasX TA2
型式:综合扩大机
功率:135W RMS / 8Ω,200W RMS / 4Ω
频率响应:20Hz - 20kHz / ± 0.15dB,5Hz - 80kHz / -1.8dB
S/N 比:> 116 dB
模拟 输入:line level × 4,line level 直通 × 1,MM/MC × 1
数位输入:同轴(最高 24bit/192kHz),光纤(最高 24bit/192kHz),USB Audio(最高 24bit/192kHz)
蓝牙:蓝牙 5.0,支援 AptX / AptX HD / AAC
FM 广播:可设定 15 台
模拟 输出:前级输出 × 1,超低音输出 × 1,耳机输出 × 1
尺寸:432 × 56 × 394 mm(宽×高×深)
重量:11.3 kg
建议售价:50,000 元
代理商:谛冠国际
电话:02-2946-9766
网址:www.tikua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