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汉丞 图:郭振荣 阅读数:3669 发布日期:2014-01-14
2013年Sony耳道式耳机推出了新的系列,XBA型号依旧,但是后面的型号增加了「H」,由高到低分别是H3、H2与H1,这个「H」代表Hybrid的意思,不是Toyota的Hybrid引擎喔,那是代表Sony把动圈式单体但平衡电枢单体「混合」在一起,所以型号多了H。
![]() |
XBA-H3型号中的「H」,代表Hybrid的意思,不是Toyota的Hybrid引擎喔,那是代表Sony把动圈式单体但平衡电枢单体「混合」在一起 |
我在Sony举办的产品发表会上,首度听到XBA-H3的声音,直接用我的iPhone听,效果很好,即便记者会现场人声鼎沸,环境很吵,XBA-H3依然让我觉得惊艳,会后便向Sony商借耳机回来试听。我不得不这么说,H系列全新Hybrid设计,标示着Sony耳道式耳机这几年来最大的「音质大跃进」,效果最好的就是这款XBA-H3。
![]() |
动圈式单体和平衡电枢单体各有各的优缺点,Sony把这两种单体「混合」在一起,取各自的优点互补,造就了Hybrid的「音质大跃进」。 |
融合动圈式单体和平衡电枢单体的优点
怎么说「音质大跃进」?耳道式耳机尺寸很小,所以每一个部分都是设计的关键,我们用单体型式简单区分耳戴式耳机,基本上就是动圈式单体和平衡电枢单体这两种,各有各的好处,也各自都有缺点,现在Sony把这两种单体「混合」在一起,取各自的优点互补,造就了Hybrid的「音质大跃进」。
来,我们来看看动圈式单体和平衡电枢单体各自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先讲动圈式单体,动圈式单体就像是一般喇叭缩小化,所以有振膜、悬边、音圈等等组件,它的好处是低频几乎完全不受限制,想要很强的低频表现,使用尺寸较大的振膜即可。
![]() |
XBA-H3的导线可以更换,不过应该不是要让用家自行更换更高级导线,而是原厂直接随附2组导线,一组有麦克风与线控,另一组则是纯粹导线。 |
可是设计的难题也在这里,如果您想在全音域的范围中,设计可以重现20Hz~20kHz的动圈式单体,那简直难如登天,所以动圈式耳机的低频通常不是问题,难题都在高频段的表现。如果要让高频延伸漂亮,单体尺寸不能太大,这样才能快速运动,重现宽广的高频延伸,可是这样低频又会显得不足。还有,如果我们把动圈单体尺寸做大,恐怕很难用在耳道式耳机,因为这样会让耳机尺寸跟着变大,可是耳道式耳机又讲究尺寸精巧。
撷取平衡电枢单体高频的优异性
动圈式单体的高频难题,换成平衡电枢单体就不成问题了。平衡电枢单体可以重现非常好的高频延伸,而且尺寸可以维持得很小,非常适合耳道式耳机的迷你尺寸。可是平衡电枢有一个缺点,虽然要重现足够的低频延伸,对平衡电枢单体不成问题,也不会因此让单体尺寸变大,可是平衡电枢单体如果把低频做出量感来,听起来会有点紧,那是平衡电枢单体本身的限制。所以我们很容易买到高频延伸很漂亮的平衡电枢式耳道耳机,但低频通常量感比较保守,避免平衡电枢式单体低频略显生硬的缺点。
![]() |
把泰国制字眼用这么大的字体直接标注在耳机上,这倒是相当少见,一般像这样的耳道耳机都只是标注在包装上,Sony果然是大厂风范! |
您应该看出技术上可以互补的地方了吧!我们把耳机分成两路,低频交给大尺寸的动圈式单体,高频交给平衡电枢单体,如此混合Hybrid起来,那不就是最理想的耳道式耳机吗?没错,但是难题还是有,就是如何让动圈式单体与平衡电枢单体两种「音色」混合,听起来要衔接良好,而且具备优秀的平衡感。这件事情讲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困难。
兼顾动圈式单体的好低频
回头看看XBA-H3怎么设计?如果我们要讲究低频,选用尺寸大的振膜即可,XBA-H3用的是16mm口径,比较其它XBA-H3的孪生兄弟,XBA-H2的动圈单体是13.5mm,XBA-H1则是9mm,所以您看出关键了吧?如果需要更多的低频,尺寸绝对是关键。可是要怎么把大尺寸的低音单体塞在精巧的耳道式耳机当中?Sony玩了个创意设计,一般动圈单体都是振膜「面对」耳朵,XBA-H3则是把低音单体横向摆放,这好像许多喇叭把大尺寸低音单体摆在箱体侧边一样,这样可以重现足够的低频,但维持面板够窄。或许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让低频产生相位失真?如果距离远,确实有可能产生时间相位差,但是耳道式耳机紧紧贴住耳朵,几乎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 |
一般动圈单体都是振膜「面对」耳朵,XBA-H3则是把低音单体横向摆放,这好像许多喇叭把大尺寸低音单体摆在箱体侧边一样,这样可以重现足够的低频,但维持面板够窄。 |
横向摆放的动圈式单体,是XBA-H3圆形的部分,而耳机外罩上还有长方形的部分,那就是平衡电枢单体了。XBA-H3用了两个平衡电枢单体,一个做全音域发声,一个是HD超高音,我们再加上16mm口径动圈式单体,这XBA-H3俨然是三音路设计,可是Sony并没有标示分频点,或许内中另有设计玄机,光看规格很难参透,不过这也是设计的关键,动圈有动圈的音质,平衡电枢也有自己的个性,怎么混合起来不露痕迹,那就是Know-How了!
在Sony的产品记者会上,对XBA-H3留下好印象,送到办公室之后,越听越喜欢。以前我总觉得Sony的耳机通透干净,可是质地略微生硬,就像我手边经常使用的鉴听耳机MDR-Z1000,虽然是Sony旗舰,可是我把它拿来当「工具」,取其「准确」,但未必悦耳甜美。XBA-H3不然,它多了许多讨人喜欢的声音质地,而且佩戴起来更显舒适。
越听越喜欢
在Sony的产品记者会上,对XBA-H3留下好印象,送到办公室之后,越听越喜欢。以前我总觉得Sony的耳机通透干净,可是质地略微生硬,就像我手边经常使用的鉴听耳机MDR-Z1000,虽然是Sony旗舰,可是我把它拿来当「工具」,取其「准确」,但未必悦耳甜美。XBA-H3不然,它多了许多讨人喜欢的声音质地,而且佩戴起来更显舒适。
由于是Hybrid设计,XBA-H3的低频有量,而且很轻松、很开阔,中高频段则具备不错的解析力,两者合起来就是富有解析,同时又宽阔轻松,几乎所有的音乐都能表现。听马友友演奏的「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大提琴的松香味十足,线条清晰,同时带有舒服的低频Q度,比对克莱曼的「巴哈无伴奏小提琴组曲」,小提琴显得清亮通透,密度够高,可是却不显紧绷。光是这般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对比,XBA-H3就已经值回票价。
如果您是爵士乐迷,XBA-H3也不会让您失望。我听三盲鼠的示范片,选山本刚的「Misty」,音乐由钢琴独奏开始,XBA-H3表现出清亮通透的钢琴,三盲鼠的录音很庞大,但XBA-H3却表现得很平衡,钢琴扬起的泛音细腻而有光泽,如果您开的音量足够,还会听到早年模拟母带录音的背景噪讯,随后低音大提琴与爵士鼓加入,轻轻柔柔的Misty旋律越来越明显,在细节够好的耳道式耳机当中,您可以清楚听见钢琴是不是有使用延音踏板,而XBA-H3就是能清楚听见这些细微演奏动作的好耳机。虽然用上了HD超高音平衡电枢,但Sony在整体平衡度掌握得很好,超高音适度增添了泛音的光泽,但并不夸张,也丝毫不刺激刮耳,展现晶亮、通透、轻松的高频延伸风采。
优异的空间感
XBA-H3还有一项大跃进的优点,就是空间感更好了。理论上耳道式耳机已经塞在耳朵里面,很难有所谓的「因为空气产生的空间感」,可是或许因为XBA-H3较大的耳塞尺寸,增加了耳机的容积,所以XBA-H3比我过去听过的Sony耳机来说,有着更优秀的空间感。譬如「悲惨世界」的电影版,因为是后制混音的结果,人声显得很突出,听安海瑟薇唱「I Dream A Dream」,歌声简直就像贴在耳朵旁边唱着,可是乐团有着适当的空间感,好像在稍远的地方帮安海瑟薇伴奏着,而安海瑟薇在电影里面强烈的情感表现,现在即便没有画面,透过XBA-H3的优质解析力,您听见的每一分细节,都让您彷佛看见安海瑟薇?喊歌唱的样貌。
与鉴听款式比较起来,XBA-H3显然更讨喜、更甜美,可是那是在均衡的频率响应当中,自然表现的甜美舒适,而Hybrid设计更让XBA-H3同时具备丰沛低频与通透高频,如果您嫌有些耳机有高音就缺低频,而好低频又欠解析,那么XBA-H3这般「Hybrid混搭」,肯定能满足您挑剔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