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汉丞 图:郭振荣 阅读数:3335 发布日期:2014-02-16
提到Siltech,恐怕大多数音响迷的印象都会和「高贵」联想在一起,一方面是声音高贵,但其身价也一样高贵。但是我认识Siltech主事者多年,他们并不只有高价线材,过去MXT系列走平价路线,也卖得很好,这次推出Explorer系列,则是把MXT进一步「向上提升」,这款90i RCA讯号线虽然价格不算昂贵,可是做工细腻,质感不凡,可说是入门Siltech的最佳起点。
![]() |
Explorer 90i走的是平价路线,细致的做工与质感,是入门Siltech的好选择。 |
设计、用料皆不含糊的入门好选择
许多人认为线材就像是「音响神话」,昂贵的线材就像国王的新衣,是发烧友编出来的幻觉,如果您对线材抱持这样的想法,不妨从Explorer 90i开始尝试,因为它的身价不算昂贵(当然,也不是很便宜,它可以买iPad了),如果买回来试听感觉不出好处,自然可以继续认为高贵线材只是骗局,也可顺势卖出,只要线材够新,二手出脱大概赔不了多少。可是,如果这90i一听就知道好?一下子让音响系统变得活跳跳、生龙活虎呢?您的问题可能不是90i可以解决的,恐怕您会想:要是买比90i贵两倍的Siltech,声音又会有多大的进步?
![]() |
Exploere 90i身上装饰了高价线材常见的金属环,为整体气质加了不少分。 |
诚然,音质音色的提升,有赖玩家自己实际聆听感受,不过客观地来说,90i确实有其超值之处。以往Siltech入门线材是MXT,包装相对简单,线材看起来也少了Siltech的架势,但是价格非常吸引人。可是90i不一样,不管是端子、隔离网,甚至高价线材才有的装饰金属环,90i都一应俱全,从外观上来看,Explorer系列确实增值不少。
讲技术,Exploere系列舍弃金银合金,换上6N单结晶无氧铜(Mono-Crystal),取其经久耐用的特性,因为单结晶无氧铜中间没有结晶间隙,所以不容易氧化。90i所使用的单结晶无氧铜线径为1.0mm,进阶的180ix平衡线则是两股1.0mm绞绕,而RCA版的180i则是导体加粗,线径增加为1.5mm,您可以看出90i相对平价,差异基本上是用料,其它如屏蔽批覆使用双层Kapton与Teflon,设计与结构基本上和Classic系列一样,所以我们可以说Explorer系列就是铜线版的Classic,
拥有宽松飘逸的高频质感
试听90i的过程都在我家里的音响系统,我把90i摆在North Star Design USB DAC32与Electrocompaniet 4.8前级中间,后级搭配则是Nu Force Reference 18,驱动JK Audio PM10号角喇叭。换上90i之后我很意外,Siltech带有高贵华丽的声底,竟然在这入门的讯号在线,也能轻松表现出来,心里面暗自揣测:奇怪,不是说换成铜线了吗?怎么听起来还是有着银线的宽松飘逸?
![]() |
Exploere 90i 的材质为具备耐用特性的6N单结晶无氧铜,线径为1.0mm。 |
90i这种宽松飘逸从哪里而来?我一边听着伯恩斯坦的马勒第九号交响曲,一边想着,动态起伏庞大的乐曲,让我很难专心思考,心思都被马勒的旋律抓去了,就在这庞大的音乐动态之间,马勒从排山倒海之势,忽然收敛成彷佛室内乐的细微声响,灵光乍现,想到了,这90i的宽松飘逸来自宁静的背景,是啊,我只关心材质和结构,没想到Classic系列相同的屏蔽,可以大幅提升音乐背景的宁静度,当音乐背景宁静了,没有额外噪讯干扰,音乐自然变得更纯、更真、更美,而我经常听到Siltech线材的高贵感,也就随之浮现了。
具备低渲染、细节丰富特性
不仅高频宽松飘逸,90i的声底也很少渲染,它的音乐细节丰富,音场开阔,听Vadim Repin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协奏之时清晰而不紊乱,条理分明,场面开阔,而同一专辑的「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您又可以感受到亲昵的室内乐表情,小提琴的细节更多,形体更大更近,这不是音乐的渲染,而是忠实表达了协奏曲与奏鸣曲录音的差异。如果要说90i听来有什么缺憾,我想说声音厚度略有不足,如果系统下盘比较虚,配上90i恐怕补不起来,反之,如果是低频过多,形体胖大者,90i却有收束凝神之效。
论起音质,90i绝对是超值的Siltech,我听过更贵的Classic系列与Crown系列,声音表现绝对值自然比90i要好,但是价格都要跳上数倍,甚至数十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很高,相较之下,90i就是划算的投资,就算您只是买来验证高价线材有没有效果,这90i都不难入手,如果想尝试Siltech,90i正是最好的入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