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rc Phillips 阅读数:70 发布日期:2025-09-12
欢迎阅读我的首篇“更换电子管”评测:针对Stradi 300B、S300B和5U4G电子管的测试报告。我并非初涉换胆,当年作为胆机及各种音响设备的进口商与经销商时,我必须为分销商和零售客户备足EL34、KT88、12AX7等各类备用电子管。虽然制造商限制我只能使用Tung-Sol和Gold Lion品牌(这些是制造商设计调音的标准配置),但我总会趁机探索其他品牌,尤其热衷于搜罗NOS版本。(我代理的一款合并式胆机,在将前级部分的原装Tung-Sol 12AX7换成NOS RCA Clear Tops后,音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发现我当然第一时间分享给了经销商。)
在我作为单端三极管迷的岁月里,当年拥有Yamamoto Sound Craft(山本声工)放大器时,我不得不频繁更换电子管,因为NOS(全新库存管) 45电子管价格昂贵又极其稀缺,我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上出现的优惠。但总体而言,我并不算真正的真空管收藏家。若此刻翻查仓库,大概也只能找出十几支未使用过的电子管。不过只要稍有机会,我就会为这些发光的玻璃雕塑着迷,甚至可能发展成彻底的痴迷。
韩国Stradi电子管的引入源于Kevalin Audio的John Ketcham之邀,这位美国经销商同时代理着同属韩国品牌的Allnic Audio(奥立)。过去几年间,我的参考系统始终搭载着Allnic产品,而John曾多次邀请我试用不同品牌的电子管。我钟爱的Allnic Audio T-1500 Mk2合并式放大器原配JJ电子管,尽管该品牌以坚固耐用、价格亲民著称,但毕竟只是个基础款电子管品牌。然而我依然对这款胆机倾心不已,更将其选为《2024年度最佳性价比奖》得主。不过我们也经历过几次波折。例如某次从欧洲购入的300B电子管,让我发现全球不同地区的管脚规格存在细微差异。欧洲版四脚管的管脚略粗且间距增大约1毫米。正如我对John所言:“强行安装或许可行,但我绝不愿这么做。”(他对此深表赞同。)
最后,John把Stradi引荐给我。Stradi有何特别之处?简而言之,在我参加的最近几场高端音响展会上,Stradi电子管随处可见,尤其在Songer Audio展厅——Ken Songer将该品牌电子管应用于其新款300B放大器,其精妙程度令我叹为观止。不过我听过几个人说出不可思议的话:Stradi的300B可能与西电300B平起平坐,甚至更胜一筹。(当然也有人倔强而可预见地反驳:“胡说八道!”) 我始终认为,若购入奥立T-1500 Mk2胆机(眼下确实该入手了),定要豪掷千金配对西电300B——当前库存价约1500美元/对。(曾考虑搜寻NOS库存,但发现配对价格竟高达8000至10000美元。) 然而Stradi 300B电子管单支售价690美元,匹配对售价1480美元(这自然与WE处于同等价位)。另寄来评测的Stradi S300B电子管单支450美元,匹配对1000美元。最后,John为我订购了Stradi 5U4G整流管,用于Allnic Audio H-6500唱放的分体电源——我至今仍持有该设备。5U4G整流管零售价为300美元。
Stradi 电子管(有时也称 StradiTube,该公司自称)由 ZeroMountain 公司生产,该公司于 2018 年在韩国成立。目前,它是韩国唯一一家生产真空管的公司。Stradi 总共生产 23 种不同的电子管,包括 300B、2A3、PX25等等。
Stradi 与其他电子管制造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首先采用了梯形框架栅,从而降低了噪音和微音效应。其次,Stradi 采用了能够减少灯丝末端损耗的结构,从而避免了额外的失真。灯丝本身采用电泳涂层来保持恒定的温度,这也减少了失真——我想这也有助于延长电子管的寿命。三层云母(Triple Mica)曾用于延长 NOS 电子管的使用寿命,现在也用于进一步减少微音效应。双吸气器用于控制气体吸收并增大“吸气镜”面积,而“吸气镜”决定了电子管的使用寿命。当然,双吸气器会使吸气镜面积翻倍。Stradi 还采用了一套非常先进的真空系统,该系统采用涡轮泵系统——正如该公司所言,真空度越高,失真度越小。
当然,确保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从生产批次中精心挑选最佳电子管。每根电子管都会经过 20 小时的老化,然后进行严格的测试——每根电子管都附有数据表,以便您了解它是否通过了严格的检验。每根 Stradi 电子管自购买之日起享有 90 天的质保,这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有效降低电子管出现缺陷或损坏的可能性。您只需在 Stradi 网站上注册您的购买信息,即可将每根电子管的保修期延长至一年。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总共收到了五支 Stradi 电子管进行测试:两支 300B、两支 S300B 和一支用于 Allnic H-6500 唱头放大器的 5U4G 整流管,该整流管位于设备的外置电源内。Stradi 使用 4300B(Western Electric 西电300B 的英国版本)作为其 300B 的原型。4300B 没有使用西电的带状灯丝,而是使用了金属丝,这使得声音更加“细腻通透”,同时避免了灯丝中心抽头的需要。Stradi 在 4300B 的设计中采用了梯形框架栅和灯丝端损结构,以进一步提升性能。
起初,S300B 让我有点困惑——在它到家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种电子管。我问Scot Hull是否了解 S300B,他回答说“300B 就是 300B”,意思是它适用于任何 300B 应用。(这当然没错。)S300B 在尺寸和形状上都与 300B 略有不同,这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当然,它能正常工作。S300B 是由西门子和Valvo开发的 Ed 电子管演变而来,其最大板极耗散功率与 300B 不同(S300B 为 36 瓦,而 300B 为 40 瓦)。此外,S300B 的声音与 300B 完全不同,这一点我在测试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最后,还有用于 H-6500 的 Stradi 5U4G 整流管。当然,整流管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但我没想到它竟然能对声音产生如此大的影响。John Ketcham 之前跟我说,在 H-6500 上玩整流管换胆测试会很有趣,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好好感受一下这些差异了。
评测过程主要涉及 Allnic Audio T-1500 Mk II 合并式放大器和 Allnic H-6500 唱头放大器,但大约进行到一半时,另一台 300B 合并式放大器——Audio Note UK Meishu Phono Tonmeister Silver 出现在我家门口。起初我不太愿意使用 Tonmeister,主要担心Audio Note UK对换管操作的严格要求,毕竟该品牌有其专属定制管推荐。我联系了 AN UK 的 Adrian Crush-Ford,他鼓励我试用 Stradi 电子管,尽管这个请求促使他寄给我一对 300B 电子管(这无疑将成为我第二次玩换胆评测的主题)。因此,当我在 Allnic 中更换电子管时,我会将新的电子管插入 Tonmeister,并定期在参考系统中轮换这两台放大器。
我无法对 奥立T-1500 附带的原装 JJ 300B 电子管和 Stradi 电子管进行 A/B 对比,因为当我将 T-1500 运送到扬声器制造商进行评估时,其中一只 JJ 电子管损坏了。但我再次声明,我对 JJ 电子管毫无保留——毕竟,我是和它们一起爱上 Allnic 的。
我手头有几对效率相对较高的扬声器可搭配Stradi 300B使用——首先是Alexandria Audio的The Monitors(8欧姆阻抗、灵敏度90dB),这套设备在我家闲置已久;其次是Ø Audio的Frigg 02(同样为8欧姆阻抗、90dB灵敏度); Sound Space Systems Robin(8欧姆、96dB)以及TriangleArt Selene(8欧姆、97dB)。由于灵敏度更高,Robin和Selene更能清晰展现Stradi电子管的工作状态——只要保持适中音量并选择小规模音乐,Alexandria和Ø Audio仍与10瓦的Allnic及8瓦的Audio Note UK完美匹配。
为追求极致透明度,我采用了Turnbull Audio音箱线——其设计理念是实现“无声染”。就音乐表现的纯粹性而言,这是我用过最出色的音箱线,但需说明的是,其价格甚至超过了所有测试的扬声器(仅6.5万美元/对的Robin例外)。迄今为止,Turnbull线材在揭示参考系统内部差异与变化时表现得毫不留情,我很庆幸它们能参与这些对比测试。
首先,我们来谈谈 Allnic Audio T-1500 Mk II 合并式放大器上的 Stradi 300B 输出电子管。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听 JJ 和第一次听 Stradi 的音质差别太大了,我的第一印象是后者的声音更饱满,也为声音整体增添了更多质感。起初我并不确定这是否合我心意——我对 300B 胆机的喜爱源于它覆盖整个音场的温暖和音色,而“更饱满”的电子管可能有点过头了。但我实在无法批评它的声音,因为鸡皮疙瘩效应更加强烈和频繁,这说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难道电子管不需要先磨合一下吗?是的,它们当然会,但在接下来的大约一百个小时里,我感觉是我的耳朵在适应 Stradi 300B,而不是相反。
经过一段适当的热身期后,我开始用 Stradi 听到其他的声音——我注意到声场稍微向我的聆听位置靠拢了一点,这实际上增强了那种亲密感,而这种亲密感正是 SET (单端直热)魅力的关键。幸运的是,这并没有以牺牲声场大小为代价。我听到了舞台前沿和录音场地后方之间更深的对比,然后是充满整个房间的绽放。是的,我因此听到了更多的衰减、更强烈的空气感、更锐利的瞬态边缘和更多内在细节。我最初感受到的额外丰富感并非黏糊糊或颓废,而是充满了临场感,让你知道这是人类用真实的体力为你创作的音乐。换句话说,这就是 Allnic Audio T-1500 Mk2,我从来没有用原装电子管听到过如此细腻的声音。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我在 Qobuz 上找到了 The Cars 1978 年首张专辑的全新高清(24 /192 kHz)版本。这张专辑一直以来听起来都清脆、细腻、饱满,但这个新版本通过 Allnic 和 Stradi 的组合呈现时,Ric Ocasek 和 Ben Orr 的声音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就像真人一样,坐在舞台后方,位置很低,就像坐在椅子上一样。我已经习惯了整个制作过程——它干净、激动人心、充满活力,但听起来也像是 80 年代精心打磨的专业录音,那时的音乐听起来比真实音乐要明亮一些。然而,就在短短几分钟内,我感觉自己终于亲自见到了 Ocasek 和 Orr,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声音。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使用 Audio Note UK Meishu Phono Tonmeister Silver 中的 Stradi 300B 电子管时,我听到的声音与原装电子管的差别比 Allnic 的要小。我猜这与 Audio Note UK 设备整体的细致音质有关。Tonmeister 已经具有丰富的衰减和空气感,这正是 Audio Note UK 设备的重点——它就是为了让乐器听起来比平时更真实。Stradi 300B 并没有以任何方式影响标志性的 AN 声音,但我注意到整体音乐更加清晰。音乐听起来比以前更干净、更安静,也更容易在我的脑海中进行整理和组织。我觉得我需要适应 Allnic 中 Stradi 300B 的声音,因为差异更明显,但 Audio Note UK 的改进要小得多,但仍然值得更换。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 Stradi 300B 和 S300B,两款功放的结果都有些出乎意料。在 Allnic 功放的配合下,Stradi S300B 的声音表现明显不同于 300B——它更清脆、更生动,但丰满度略逊于 300B。Stradi 300B 在低频方面似乎胜过 S300B,拥有更佳的临场感和冲击力,但我感觉 S300B 能听到更多内在细节。
Brian Bromberg 的《LaFaro》是我去年最喜欢的参考 LP 之一,这张专辑能让一首简单的钢琴爵士三重奏听起来比你想象的更宏大、更有层次,而 Stradi 300B 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空间感。这款电子管能够从低频中吸收更多衰减,真实再现了乐手脚下地板的共鸣效果。然而,S300B 让我更深入地聆听了 Bromberg 的贝斯技巧,那些贝斯手的技巧,既注重旋律,也注重指法。然而,在 Audio Note UK 上,我感觉 S300B 恰好去除了一部分温暖,让我更喜欢 300B。不过,现在我想说的是,这取决于个人喜好和其他播放环节——我可以考虑同时拥有两套,只是为了根据需要调整音色,但我也可以考虑省点钱,直接用 S300B,至少在我使用 Allnic期间是这样。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Allnic H-6500唱放的Stradi整流管。由于从未玩过更换整流管,我对Stradi 5U4G能带来何种音质提升并不确定。此前我仅对比过电子管整流与晶体管整流,并坚定地站在电子管阵营——它呈现的低频更丰沛、更令人振奋。但若我告诉你,Stradi整流管对声音的影响最为显著呢?
更换Stradi 300B和S300B后,两台功放的音色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温暖度、细节表现和相对中性度上。而Stradi 5U4G整流管的效果堪比电源净化或完善接地——它显著降低了噪声底限。在唱针触及唱片沟槽前我便听出了差异,并非更换前系统存在噪声,只是高效率音箱搭配低功率单端三极管功放,加之黑胶播放与遍布各处的电子管,难免让人感觉音乐并非从死寂的丝绒般静谧中浮现。然而令人惊叹的是,这支300美元的整流管竟让我的模拟系统释放出更多音乐能量。
Jerome Sabbagh的《心》堪称绝佳范例,它在全然自然的语境中展现了内在细节的精妙处理。有几个瞬间,Sabbagh从萨克斯中吐出单一而悠长的哀婉音符,在声场中漫延开来,在墙壁与身体间回荡,音色微微颤动,隐约带着噼啪声。当H-6500唱头放大器使用原装GE整流管时,这音符纯粹悬浮于空间,毫无实体锚点,毫无颤动。而Stradi整流管则赋予了它更多人性化特质——它不再只是单一音符,而是拥有了语境。这种语境唯有在噪声底限已降至最低时方能呈现。此刻我终于领悟到整流管的重要性。
在进行严格的A/B对比时,这个测评存在两个关键缺失环节:首先,评测初期我只能依赖对JJ 300B管的听觉记忆;其次——这点让我颇为懊恼——手头没有现成的西电300B管,无法向各位说明究竟偏爱WE还是Stradi的管子。我认为若Stradi 300B的售价仅为WE的零头,这场评测本可充满戏剧性——它可是个巨人杀手,我敢说!但鉴于两者价格几乎持平,真正的对比测试恐怕需要严谨的科学流程,甚至得找一群蒙眼的发烧友,事后还得准备砖头和球棒。我甚至无法依赖对WE 300B音质的记忆,因为我仅有过一次接触机会——那是用于Vinnie Rossi第二代Brama综合放大器的前置,而非输出级。
在进行设备对比时,我始终秉持自己的原则——避免在缺乏科学规范的情况下直接比较同类产品,而是基于每款产品的独特优势进行评判。然而我能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在高端音响展会上,还是如今在家中相对受控的环境中聆听Stradi电子管,每次体验都令人惊艳——当它们融入我的参考系统时,带来的听觉享受堪称绝妙。每次聆听都能感受到通透度的显著提升,噪声底限明显降低(尤其搭配5U4G整流管时),更从这种电子管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精致感——过去几年间,正是这类电子管彻底改变了我对放大器音质的追求标准。若为Allnic(奥立)系统进行搭配,我会选择Stradi S300B与5U4G的组合;但若用于AN(贵族)系统,则会购入一对300B。
强烈推荐,只要我对300B的热爱持续不减,这些管子就永远留在我身边。
作者:Marc Phillips 参考系统:Alexandria audio, Allnic audio, Audio Note UK, Triangleart selene, Turnbull Audio, Vinnie Rossi
本文转载自pt.AUDIO网媒,作者Marc Phillips,为方便阅读采用软件翻译并有增删。